[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型雾化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6083.7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政;闫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A61M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雾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雾化罐,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在空压式雾化器、医院终端及呼吸管路的多功能型雾化罐。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雾化罐仅适用于空压式雾化器、医院终端,不适用于呼吸管路,在喷雾的过程中,无法给药,且不具有配合气体控制开关使用之功能。
由此,提供一种可使用在空压式雾化器、医院终端及呼吸管路的多功能型雾化罐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医用雾化罐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型雾化罐,其具有既可适用于空压式雾化器、医院终端及呼吸管路的功能,可以在喷雾的过程中,进行给药,又具有可以配合气体控制开关使用的功能;其是对现有雾化罐功能的一种创造性改进,使其可使用的场合更广泛、更稳定、更节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型雾化罐,其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为圆柱形,罐体内部的底面为锥形,其底部设置用于连接动力气源的通路;
上盖,所述上盖设置在罐体上,其有三个端口,第一端口作为喷雾口、第二端口位于罐体内部与缓冲盖配合、第三端口作为进气端;
缓冲盖,所述缓冲盖安置在罐体的内部,其上部为圆环状,并与上盖的第二端口配合;缓冲盖的下部为锥形,与罐体内部的锥形底面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口连接斜咬嘴,所述斜咬嘴上设置有气体导出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口连接喷雾面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雾化罐还包括活瓣系统,所述活瓣系统包括活瓣和阀座,阀座与上盖的进气端配合使用,活瓣呈圆片状,固定于阀座上,吸气时,活瓣打开,通入外界气体;呼气时,活瓣闭合,呼出气体从斜咬嘴出气端口吐出。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罐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上盖进气端配合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例中,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口连接多功能型T形旋转接头配合使用于管路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雾化罐可在喷雾的过程中,所述上盖的第三端口作为给药端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罐体上的通路通过气体控制开关连接动力气源,所述气体控制开关呈T形三通状,第一端接外部动力气源、第二端接罐体上通路的进气端、第三端作为控制气体流通端,端口关闭时,雾化罐喷雾;端口打开时,雾化罐停止喷雾。
本实用新型拆洗方便、组装简单,可使用于空压式雾化器、医院终端及呼吸管路。特别是,本实用新型可配合气体控制开关使用,病人可自行控制雾化时间,减少药物不必要的浪费,也可与多功能型T形旋转接头配合使用于呼吸管路,用于管路中的雾化治疗。并可在喷雾的过程中,通过上盖顶部进气端,进行给药,无需重新组装启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实例1中多功能型雾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例2中多功能型雾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例3中多功能型雾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例4中多功能型雾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含义:
100-喷嘴接头,101-连接段,102-喷雾段,103-喷雾出口,104-夹头,105-安插凸块,106-安插槽,200-连接管,300-雾化器连接头,400-雾化器,500-安抚奶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例1
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施例给出的多功能型雾化罐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
由图可知,本实例给出的多功能型雾化罐100主要包括罐体101、上盖102以及缓冲盖103三部分。
其中罐体101用于存储治疗药液,其整体外形为圆柱形,罐体的上部开口与上盖102相配合,罐体内部的底面101a为锥形,在其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动力气源的通路101b。该通路101b的进气端通过气体控制开关200连接动力气源。
上盖102设置在罐体101的上部,其与罐体101的上部相配合,对罐体形成封盖。该上盖102具有三个端口,其中第一端口102a作为整个罐体的喷雾口,用于连接斜咬嘴300;第二端口102b作为进雾口,其位于罐体101内部,并与缓冲盖103配合;第三端口102c作为进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6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包快换油缸的旋转接头
- 下一篇: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