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铁烧结机点火前原料超低风阻透息布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7599.3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观升;李国升;李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观升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043000 山西省临汾***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铁 烧结 点火 原料 超低风阻透息布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炼铁烧结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铁烧结机点火前原料超低风阻透息布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冶金炼铁事业繁荣昌盛,其原料加工设备之一烧结机技术也由原来的低端粗放型向高端技术型转变,企业也都从高能耗、低环保,转向低能耗、高效环保型,规模化发展。
炼铁烧结机点火前原料超低风阻透息布孔新工艺装置,用于在烧结机这项炼铁原料加工系统工程,目前在国内外冶金炼铁烧结机行业无此类技术,从而导致冶金炼铁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冶金炼铁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炼铁烧结机点火前原料超低风阻透息布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炼铁烧结机点火前原料超低风阻透息布孔装置,包括台车、点火保温段、煤气点火器、煤气点火嘴、负压抽风箱、台车轨道,由布料部分、降风阻透息布孔机部分、烧结机部分组成;
台车轨道位于平整地面上,台车位于台车轨道上;根据流程和附属机械的不同,以及台车的行进方向,台车轨道由初段、中段和末段组成,布料部分位于初段,降风阻透息布孔机部分位于中段,烧结机部分位于末端;
布料部分由布料器、成型布料板组成,沿台车行进方向依次为布料器和成型布料板;布料器位于台车上方一定距离;成型布料板也位于台车上方,与台车上表面之间,设有一条供原矿料通过的宽度一定的缝隙;
降风阻透息布孔机部分由顶部固定支撑架、上部机械滑动主体、中部固定架及布孔碳化硅导轨机构、钢钎、台车两个侧面、台车轨道两个侧面、同步移动复位机构、四支柱垂直轨道组成,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由四支柱垂直轨道依次连接;2根以上的布孔耐磨中空高压导水、气的钢钎,竖直位于中部固定架及布孔碳化硅导轨机构中,钢钎顶端与上部机械滑动主体相连,钢钎底端与台车上表面相连;
烧结机部分由点火保温段、煤气点火器、煤气点火嘴、负压抽风箱组成,沿台车行进方向依次为煤气点火器和点火保温段;煤气点火嘴位于煤气点火器上;2个以上的负压抽风箱位于台车轨道末段正下方;
前原矿料面形态段位于台车轨道初段与中段之间;后料面形态段位于台车轨道末段外,沿台车行进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改善了烧结原料的透气性,降低了烧结系统风阻系数;
2.每吨烧结成品矿单位能耗可以下降20%~40%,减少了电力消耗;
3.提高了烧结料垂直燃烧速度;
4.可以使每台烧结机提供25%以上的产能,提高了烧结单位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各标记分别表示:
1-台车
2-点火保温段
3-煤气点火器
4-煤气点火嘴
5-负压抽风箱
6-台车轨道
7-四支柱垂直轨道
8-顶部固定支撑架
9-上部机械滑动主体
10-中部固定架及布孔碳化硅导轨机构
11-钢钎
12-同步移动复位机构
13-前原矿料面形态段
14-后料面形态段
15-成型布料板
16-布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炼铁烧结机点火前原料超低风阻透息布孔装置,包括台车、点火保温段、煤气点火器、煤气点火嘴、负压抽风箱、台车轨道,由布料部分、降风阻透息布孔机部分、烧结机部分组成;
台车轨道位于平整地面上,台车位于台车轨道上;根据流程和附属机械的不同,以及台车的行进方向,台车轨道由初段、中段和末段组成,布料部分位于初段,降风阻透息布孔机部分位于中段,烧结机部分位于末端;
布料部分由布料器、成型布料板组成,沿台车行进方向依次为布料器和成型布料板;布料器位于台车上方一定距离;成型布料板也位于台车上方,与台车上表面之间,设有一条供原矿料通过的宽度一定的缝隙;
降风阻透息布孔机部分由顶部固定支撑架、上部机械滑动主体、中部固定架及布孔碳化硅导轨机构、钢钎、台车两个侧面、台车轨道两个侧面、同步移动复位机构、四支柱垂直轨道组成,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由四支柱垂直轨道依次连接;2根以上的布孔耐磨中空高压导水、气的钢钎,竖直位于中部固定架及布孔碳化硅导轨机构中,钢钎顶端与上部机械滑动主体相连,钢钎底端与台车上表面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观升,未经李观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7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复合膜的新型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半干法脱硫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