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弯管和压力显示的插拔式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0242.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6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德平;杨筱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神电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压力 显示 插拔式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雷器,具体涉及一种带弯管和压力显示的插拔式避雷器。
背景技术
现有插拔式避雷器的绝缘锥头和避雷器本体一般固定设置为一个整体,在安装空间比较小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无法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安装操作,甚至避雷器无法进入安装空间进行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绝缘锥头与避雷器本体之间通过绝缘导线连接,由于绝缘导线为柔性材质,因此绝缘锥头与避雷器本体之间可以任意角度旋转,但该结构带来一个新的问题。
由于避雷器安装在狭小空间内,绝缘导线需要弯折,长期弯折所产生的应力可能导致导线接触不良或直接折断,从而导致设备可靠性较低;同时,在狭小空间内安装时,用于操作空间的局限性,技术人员较难把握是否已经安装到位,若未安装到位,由于存在间隙可能导致放电从而损坏避雷器或安装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弯管和压力显示的插拔式避雷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插拔式避雷器安装于狭小空间内,长期弯折导致设备可靠性降低、无法确定绝缘锥头是否连接到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带弯管和压力显示的插拔式避雷器包括绝缘锥头,绝缘锥头一端设置有触头,另一端设通过绝缘导线与避雷器本体连接;所述绝缘锥头与绝缘导线连接一端上设置有可相对于绝缘锥头旋转的弯管,绝缘导线穿过弯管与避雷器本体连接,所述弯管包括弯曲段、平行于绝缘锥头中心线的平行段和垂直于绝缘锥头中心线的垂直段,所述垂直段的长度为绝缘锥头长度的0.8~1.5倍,平行段的长度为绝缘锥头长度的0.5~0.8倍,平行段和弯曲段的弯管为刚性管,垂直段的弯管为柔性管;所述绝缘锥头上固定设置有三个压力传感器,三个压力传感器以绝缘锥头中心线为中心呈放射式分布,避雷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压力传感器与显示装置通过绝缘导线连接。
上述刚性管为铝合金管或钢管。
上述柔性管为绝缘橡胶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带弯管和压力显示的插拔式避雷器由于增设了弯管,绝缘锥头根部的绝缘导线不易折断,且通过绝缘导线将避雷器本体位置任意延伸移动和旋转,固定在有限的安装空间中。同时,由于增设了压力显示,安装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设置在避雷器本体上的显示装置得到实时的压力数值,提高了安装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触头;2-绝缘锥头;3-弯管;4-绝缘本体;5-压力传感器;
6-显示装置;31-平行段;32-弯曲段;33-垂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如图1所示:
该带弯管和压力显示的插拔式避雷器包括绝缘锥头,绝缘锥头一端设置有触头,另一端设通过绝缘导线与避雷器本体连接,绝缘锥头上设置有用固定连接装置,绝缘锥头与绝缘导线连接一端上设置有可相对于绝缘锥头旋转的弯管,绝缘导线穿刚性弯管与避雷器本体连接,弯管的设置首先使得导线不易折断,其次由于弯管可以360°进行旋转,便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作业。
弯管包括弯曲段、平行于绝缘锥头中心线的平行段和垂直于绝缘锥头中心线的垂直段,所述垂直段的长度为绝缘锥头长度的0.8~1.5倍,平行段的长度为绝缘锥头长度的0.5~0.8倍,平行段和弯曲段的弯管为刚性管,刚性管一般为铝合金管或钢管,垂直段的弯管为柔性管,柔性管一般为绝缘橡胶管。
绝缘锥头上固定设置有三个压力传感器,三个压力传感器以绝缘锥头中心线为中心呈放射式分布,避雷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压力传感器与显示装置通过绝缘导线连接;安装时,压力传感器受压生成数据并传输至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直接显示压力数据,安装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设置在避雷器本体上的显示装置得到实时的压力数值,即能保证连接强度,又能保证不会因压力过大而导致触头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神电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神电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无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