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汽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1188.1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8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平;张能;叶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汽 分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汽分离机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速热型饮水装置的水汽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无热胆速热型饮水装置克服了传统饮水装置重复加热的问题,具有出水量大,加热速度快,节能,出水新鲜、卫生等优点。但此类饮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或是熏坏机器面板、或是烫伤用户。也有部分机器采用了水汽分离技术,但都尚不成熟,要么分离不彻底仍然产生蒸汽,要么机构复杂,用户操作不熟练。
如专利号为201120129442.8所披露的“一种快加热饮水机水汽分离装置”,其包括水汽分离器和热蒸汽收集套,水汽分离器上设有沸水进水口、沸水出水口,水汽分离器的上端开口并设有中空的腔体,热蒸汽收集套设有两个开口端,一个开口端与水汽分离器的中空腔体顶部联通,另一个开口端为热蒸汽出口。由于该装置的热水与蒸汽是在水汽分离器的空腔内分离,而热水出水口设在该水汽分离器上,因此在出热水时,还是不可避免地伴随大量热气出来,因此水汽分离不够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水汽分离彻底,能有效防止加热蒸汽外泄而烫伤用户的水汽分离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水汽分离机构,包括水箱以及发热体,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液化管连接在水箱与发热体之间,它具有外管和贯装在外管内部一端与一排气管连接而另一端与一排水管连接的内管,所述的水箱是经内管与外管之间的腔体与发热体连通;
出水组件采用可伸缩的结构,包括有上出水管、下出水管以及一使所述下出水管始终具有向下运动趋势的弹簧,所述下出水管可上下移动地与上出水管组装于一起;
连接管具有四个接口,分别连通所述的上出水管、排气管以及发热体上的排气口和排水口。
进一步地,其还可包括有一与所述出水组件相配合使用的接水壶,该接水壶的口部设有与下出水管接触密封用的密封圈。
更进一步地,其所述的排水管可与放置接水壶用的接水盒相接。
而其所述的上出水管与下出水管可采用自带螺牙锁住于一起,弹簧套在上出水管外并通过一固定支架固定。
所述的发热体上有一水汽分离用的罐体,该罐体与发热体做成一体,罐体的内部底面有呈斜面状的设计,所述的排水口设在斜面的底端,而排气口设在罐体侧部上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利用一四通管将从发热体出来的热蒸汽和接水时壶内的热蒸汽都能回收至一排气管内,而排气管内的热蒸汽又巧妙地利用一连接于水箱与发热体之间的液化管液化后进入接水盒内;而出水管有上下伸缩的功能,既便于取放接水壶,又使接水壶与出水管可相对密封,能防止热蒸汽外泄烫伤用户,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接水壶与下水管密封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汽分离机构主要由水箱1、液化管2、发热体10、连接管7、出水组件6以及接水壶5等组成,其中:
液化管2连接在水箱1与发热体10之间,它主要起到对热蒸汽液化的作用,巧妙地利用从水箱1通往发热体10的水将热蒸汽冷却而变成水。具体是该液化管2具有一外管21和一装在外管21中部贯穿外管两端的内管22,其中内管22的上端与一排气管9相接,下端与一排水管3相接,而排水管3又与接水盒4连接。液化管的外管21采用塑料PP管,内管22采用不锈钢管。采用本液化管2使水箱1通往发热体10的水经内管外围流过,即外管21与内管22之间的腔体流过。而从排气管9出来的热蒸汽经内管22通过,热蒸汽在经过内管22的过程中,由于有外围水的作用,使其液化后变成水而进到排水管3中,由排水管3再进到接水盒4内。
发热体10的上面有一带有排水口82和排气口81的罐体8,该罐体8与发热体焊接成一体结构,从发热体10石英管出来的热水先进到罐体8内。该罐体8主要是起到水汽分离的作用,即将热蒸汽与热水分离,避免热蒸汽伴随热水一起通往出水组件6。为了排水顺畅,罐体8内部底面有呈斜面状的设计,排水口82设在斜面的底端,而排气口81设在侧部的上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1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