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式临时储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1561.3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魏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仕刚 |
主分类号: | F17C1/04 | 分类号: | F17C1/04;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618500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临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气回收利用设备,特指一种气囊式临时储气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里的原油通过收集器进入储油罐,在储油罐中会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些气体中富含有可燃气体。针对这些气体,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直接从储油罐顶部的泄气阀中排入大气或者引至高处点燃,这种方式不但造成大量石油气白白浪费,而且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对大气环境和臭氧层产生极大的破坏。而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这些气体导入油气分离器中,经过冷凝等作用液化部分气体,虽然经过冷凝部分气体液化,但仍有相当部分的石油气无法液化,因此,还需要将剩余气体导入储气罐中临时保存,然后再加以利用。由于储气罐采用钢材制造,体积庞大,笨重且需要特殊设备方可运输,生产和安装成本高;此外,由于储气罐在使用前罐内充满空气,这样石油气导入储气罐后,石油气的纯度会大大降低,而且会增加爆炸的风险,储气罐一旦爆炸,由于罐体本身材质和体积、重量等因素,其破坏力极强,甚至不亚于炸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储气装置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气囊式临时储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囊式临时储气装置,该临时储气装置具有一个由底板、顶板和间隔排列的支撑杆围设而成的防护罩体,于该防护罩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进气阀和出气阀,于该防护罩体内设有连接所述进气阀和出气阀的气囊体;于该防护罩体的一侧还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进气阀、出气阀、红外线感应器电连接。
于所述顶板内侧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洒水器和温度传感器。
于所述防护罩体的顶板上侧还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储气装置由气囊体配合起防护作用的防护罩体构成,气囊体两端连接好进气阀和出气阀后,关闭出气阀,从油气分离器出来的石油气经过空压机由进气阀进入气囊体,气囊体储气膨胀,当气囊体膨胀至进入红外线感应器的范围后,控制器控制进气阀关闭,停止进气,同时可开启出气阀,由外接的抽气装置将气囊体内的石油气抽走;或者提示操作人员来将储满气体的气囊体卸下并运走,再更换上新的气囊体,由于气囊体无论原始状态还是储满气体的状态,均较轻,只需人工操作即可进行更换作业,十分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气囊体在充入石油气前,内部基本属于无气或真空状态,从而可以保证储存的石油气的纯度,也使储存更为安全。
本实用新型储气装置的顶部还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其提供的电力不但可以满足装置本身阀门、感应器、控制器的用电需要,还可以给空压机、抽气机等提供低压供电,节省电能,避免高压供电易产生火花而带来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一种气囊式临时储气装置,该临时储气装置具有一个由底板11、顶板12和间隔排列的支撑杆13围设而成的防护罩体1,于该防护罩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进气阀14和出气阀15,于该防护罩体1内设有连接所述进气阀14和出气阀15的气囊体2;于该防护罩体1的一侧还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3和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与进气阀14、出气阀15、红外线感应器3电连接。防护罩体1整体呈长方体形状,可以呈开放式,即预留一面不设支撑杆13,或者设置一可开关的门,从而方便储满气体的气囊体运出。
本实用新型储气装置由气囊体2配合起防护作用的防护罩体1构成,气囊体2两端连接好进气阀14和出气阀15后,关闭出气阀15,从油气分离器出来的石油气经过空压机由进气阀14进入气囊体2,气囊体2储气膨胀,当气囊体2膨胀至进入红外线感应器3的范围后,控制器4控制进气阀14关闭,停止进气,同时可开启出气阀15,由外接的抽气装置将气囊体2内的石油气抽走;或者提示操作人员来将储满气体的气囊体2卸下并运走,再更换上新的气囊体,由于气囊体无论原始状态还是储满气体的状态,均较轻,只需人工操作即可进行更换作业,十分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气囊体在充入石油气前,内部基本属于无气或真空状态,从而可以保证储存的石油气的纯度,也使储存更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仕刚,未经魏仕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15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的镜脚的耳扣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机用消音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