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1810.9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辉;刘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志辉 |
主分类号: | A47J31/56 | 分类号: | A47J3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加热 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的饮水机,是通过一个加热容器对桶装水进行加热,其存在诸多缺点:一是水和电混合,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因结构缺陷,使水无法烧开,多数在85度左右,消毒杀菌不彻底;三是在连续用水过程中,加热容器中的水温持续降低,根本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或办公饮水(泡茶、冲咖啡等)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消毒杀菌彻底、使用寿命长及供应开水即时连续的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包括入水电磁阀、水箱、水泵、开有多个下水孔的换热层、水位缓冲池、下水管、连通器、发热管、流向控制阀和回水管;所述水箱上设有出水口、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所述入水电磁阀与水箱的第一入水口相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依次通过水泵、换热层、水位缓冲池、下水管、连通器与发热管相通,所述流向控制阀分别与发热管的出水口和回水管连接,所述回水管与水箱的第二入水口相通,所述流向控制阀上设有开水出口。
其中,所述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还包括第一组水位传感器、第二组水位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组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设在水箱内部,所述第二组水位传感器安设在水位缓冲池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设在发热管内。
其中,所述流向控制阀上还设置有弹簧、电磁铁、金属拉杆、多个下沉的出水孔、热水回流口、台阶和容置在热水回流口内部的密封片;所述金属拉杆的顶端固定在电磁铁内且与弹簧连接,所述金属拉杆的底端与密封片连接,所述台阶设置在开水出口与出水孔之间,所述多个下沉的出水孔分别设置在热水回流口的中部且热水回流口与回水管相通。
其中,所述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还包括蒸汽回收管;所述水位缓冲池通过蒸汽回收管与水箱相通。
其中,所述密封片为伞形密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水泵抽取水箱中的水,依次通过换热层、水位缓冲池、下水管及连通器,进入发热管中进行加热,热水再通过流向控制阀的控制,经由回水管流回到水箱中或直接从开水出口流出供使用者使用;
另外,在水箱和发热管中均安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预加热水的温度;在水箱和水位缓冲池中均安设有水位器,用于控制两者的水位;使得该装置的温度和水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
该结构的装置能即时、持续提供沸腾的开水并有效地避免了干滚水的现象,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杀菌消毒效果好、热效率高、水电分离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中换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加热式开水器装置中流向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入水电磁阀 2、水箱
3、水泵 4、水位缓冲池
5、下水管 6、连通器
7、换热层 8、发热管
9、流向控制阀 10、回水管
71、下水孔 11、第一组水位传感器
12、第二组水位传感器 13、第一温度传感器
14、第二温度传感器 91、开水出口
92、弹簧 93、金属拉杆
94、下沉的出水孔 95、热水回流口
96、密封片 97、电磁铁
98、台阶 15、蒸汽回收管
31、水泵的出水口 72、热交换区
81、发热管的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志辉,未经宋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1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叶温控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