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油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1911.6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油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油部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机械制造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需要在制造过程中对各种制造设备或制成的零部件进行油脂的涂抹,以避免设备或零部件的锈蚀。更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制造设备多包括对即将制成的零部件进行油脂涂抹的涂油部件,利用这样的涂油部件,能够利用设备对零部件的外表面涂抹油脂,以防止零部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锈蚀。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涂油部件往往由较硬的橡胶材料制成,并且涂抹面形成多个彼此平行的凸棱。这样的涂油部件可能由于涂油方向导致零部件表面的涂油不均匀,进而导致工人在零部件送出设备后还要进行补涂,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并相应增加了大量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油部件来解决上述的以往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解决上述缺陷,能够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提供生产效率。
具体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油部件,涂油部件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一端部的涂抹部,其中,涂抹部的一端与主体的相应一端固定接合;其特征在于,涂抹部的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多个锥形突起沿着平行于主体一侧表面的方向并排排列。
通过这样的结构,利用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的端表面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油脂涂抹,无论该涂油部件沿着哪个方向移动,均可以保证油脂的涂抹均匀,从而不需要进行人工补涂,利用简单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显著地提供了生产效率。
较佳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涂抹部由橡胶制成。
较佳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主体由橡胶制成,并且主体可以与涂抹部一体形成。
较佳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多个锥形突起中的每个锥形突起为棱锥形突起。
较佳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多个锥形突起中的每个锥形突起为圆锥形突起。
较佳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涂抹部的硬度为30邵氏硬度。
较佳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彼此相邻的两个锥形突起的彼此相接的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在50°~60°的范围内。
较佳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多个锥形突起中,彼此相邻的两个锥形突起的各自的锥尖在平行于主体一侧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在0.8~2毫米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涂油部件的立体视图。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油部件,该涂油部件包括主体11以及设置于主体11一端部的涂抹部12。涂抹部12的一端与主体11的相应一端固定接合。更进一步,涂抹部12的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均匀分布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多个锥形突起121沿着平行于主体11的一侧表面的方向并排排列。
通过这样的结构,利用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的端表面作为涂抹表面对零部件的表面进行油脂涂抹,无论该涂油部件沿着哪个方向移动,均可以保证油脂的涂抹均匀,从而不需要进行人工补涂,利用简单的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成本,显著地提供了生产效率。
更为具体地,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涂油部件呈长方体形状。更进一步,涂油部件中的主体11和涂抹部12均呈长方体形状,并且涂抹部12的一端表面与主体11的相应一端的端表面贴合并彼此固定在一起。更为具体地,如图1所示,涂油部件的涂抹部12的端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以作为涂抹表面。更为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多个并排排列的锥形突起121以平行于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方向呈多排并排排列的形式,而在垂直于该主体11的一侧的侧表面的方向上,多个锥形突起121彼此错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1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