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滚筒式抛丸清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2412.9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龙发铸造除锈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4 | 分类号: | B24C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4125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滚筒 抛丸 清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滚筒式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现在所有的铸钢件、灰铸件、 玛钢件、球铁件等都要进行抛丸处理,这不仅是为了清除铸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时也是铸件质量检查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序。对于大型的不怕碰撞的铸件,可以使用履带式抛丸机;对于中、大型铸件、锻件、焊件、热处理件以及易碎和形状不规则的工件,适用于吊钩抛丸机。但是对于15公斤以下的小型铸锻件,如果上述机械清理费用高,从而会导致产品的成本上升。
故有必要对抛丸机的结构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新型滚筒式抛丸清理机,它针对小型的且不怕碰撞的铸锻件,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工作效率高,它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能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滚筒式抛丸清理机,包括底座、两个支架、两个托轮、电器柜、减速电机、大链轮联接盘、大链轮、托轮轴、换向器、主联、副联、限位块、二个门钩扳手、二个门钩、二个挡块、门、滚筒、滚筒护板、圆护板、扇形护板、锥体护板、分离器、抛丸器总成及吸尘器,所述两个支架设置在底座上部两侧;所述两个托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两个托轮中心部位设置有托轮轴;所述电器柜设置在底座右侧端;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底座左侧外端;所述大链轮联接盘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左边托轮的左侧;所述大链轮设置在大链轮联接盘上;所述换向器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左边支架右侧;所述滚筒设置在两个托轮上;所述主联和副联设置在所述滚筒前部的左侧;所述限位块设置在主联的上部;所述门设置在滚筒前部;所述二个门钩扳手设置在所述门的上下两端;所述二个门钩分别与二个门钩扳手相连;所述二个挡块分别设置在二个门钩内侧;所述滚筒护板设置在滚筒内壁;所述圆护板和扇形护板依次设置在门内壁;所述锥体护板设置在滚筒后部内壁;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滚筒后部上侧;所述抛丸器总成设置在滚筒后部下侧;所述吸尘器设置在抛丸器总成后部。
本实用新型它针对小型的且不怕碰撞的铸锻件,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工作效率高,它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支架; 3、托轮; 4、电器柜; 5、减速电机;
6、大链轮联接盘;7、大链轮;8、托轮轴; 9、换向器;10、主联;
11、副联; 12、限位块; 13、门钩扳手; 14、门钩; 15、挡块;
16、门; 17、滚筒; 18、滚筒护板; 19、圆护板; 20、扇形护板;
21、锥体护板; 22、分离器; 23、抛丸器总成; 24、吸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滚筒式抛丸清理机,包括底座1、两个支架2、两个托轮3、电器柜4、减速电机5、大链轮联接盘6、大链轮7、托轮轴8、换向器9、主联10、副联11、限位块12、二个门钩扳手13、二个门钩14、二个挡块15、门16、滚筒17、滚筒护板18、圆护板19、扇形护板20、锥体护板21、分离器22、抛丸器总成23及吸尘器24,所述两个支架2设置在底座1上部两侧;所述两个托轮3设置在支架2上;所述两个托轮3中心部位设置有托轮轴8;所述电器柜4设置在底座1右侧端;所述减速电机5设置在底座1左侧外端;所述大链轮联接盘6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左边托轮3的左侧;所述大链轮7设置在大链轮联接盘6上;所述换向器9设置在底座1上部的左边支架2右侧;所述滚筒17设置在两个托轮3上;所述主联10和副联11设置在所述滚筒17前部的左侧;所述限位块12设置在主联10的上部;所述门16设置在滚筒17前部;所述二个门钩扳手13设置在所述门16的上下两端;所述二个门钩14分别与二个门钩扳手13相连;所述二个挡块15分别设置在二个门钩14内侧;所述滚筒护板18设置在滚筒17内壁;所述圆护板19和扇形护板20依次设置在门16内壁;所述锥体护板21设置在滚筒17后部内壁;所述分离器22设置在滚筒17后部上侧;所述抛丸器总成23设置在滚筒17后部下侧;所述吸尘器24设置在抛丸器总成23后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龙发铸造除锈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丰龙发铸造除锈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2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