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甲酯反应釜通气口及测温口改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2771.4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平;王俊华;奚一平;邓炜;袁庆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甲酯 反应 通气 测温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甲酯反应釜通气口及测温口改进装置。
背景技术
三甲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三甲酯反应釜上设有通气口与测温口。现有的三甲酯反应釜的通气口和测温口通常设置在反应釜的上封盖上,再将细长的通气管道经通气口伸入反应釜体内部,端部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细长杆体从上方的测温口伸入釜体内部对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测温。需将通气管道和测温杆体需要伸入釜体的中下部,能够有利于于反应的进行和测温的准确性。通气管道和测温杆体的伸入的长度较长且在釜体内部没有支撑,在反应釜体内部有搅拌桨叶对物料进行搅拌以使物料之间充分反应,搅拌桨叶高速旋转,物料会对通气管和杆体产生较大的不规则的作用力,通气管和测温杆体容易振动造成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强度较高的三甲酯反应釜通气口及测温口改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甲酯反应釜通气口及测温口改进装置,包括釜体和设置在釜体内部的搅拌桨叶,其特征在于:在釜体上还设有通气口与测温口;所述通气口与测温口末端都设有连接法兰;
所述通气口及测温口均设置在所述釜体的侧面,一通气管道从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釜体侧面上的通气口相连接;管道端部设有连接法兰。
一带有温度传感器杆体从所述测温口进入反应釜体内部,所述杆体上设有连接法兰与所述测温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测温口设置在所述釜体侧面的下部,其高度位置为所述釜体高度的1/5~1/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三甲酸反应釜通气管与测温杆断裂的现象,从而使设备能够长时间无故障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釜体1和设置在釜体1内部的搅拌桨叶2:在釜体1上还设有通气口3与测温口4;所述通气口3与测温口4末端都设有连接法兰3a和4a; 所述通气口3及测温口4均设置在所述釜体1的侧面,一通气管道5与所述釜体侧面上的通气口3相连接;一带有温度传感器6a杆体6从所述测温口4穿入反应釜体1内部,所述杆体6上设有连接法兰6b与所述测温口4密封连接。为了使气体能够充分地与反应釜体内部物料作用和测温的准确性。所述进气口3和测温口4设置在所述釜体1侧面的下部,其高度位置为所述釜体高度的1/5~1/3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反应釜体内部的搅拌桨叶2旋转搅拌,由于通气管和测温杆没有悬伸至釜体内部,因此通气管和测温杆不易断裂;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泽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2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