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小型继电器封焊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3051.X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1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莫连敏;葛文良;石磊;余正强;龙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小 继电器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元器件封焊电极,特别是一种微小型继电器封焊电极。
背景技术
封焊是生产密封型元器件的一个重要工序,是用封焊电极将调试好的元器件部分和罩壳通过焊接设备进行焊接,保证密封性和外观质量。封焊电极同时作为罩壳外形的定位件,由于封焊电极与罩壳外形的配合间隙较小,在装件、取件时容易将罩壳外形划伤,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罩壳外形非焊接部位也容易与封焊电极的定位部分发生接触,焊接时发生导通产生局部放电,出现罩壳和电极的粘连现象,取件困难并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经济实用的微小型继电器封焊电极,从而克服上述现有工艺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工艺技术方案:封焊电极作为罩壳外形定位的型腔与罩壳外形之间增加一层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一种微小型继电器封焊电极,由上电极、下电极和绝缘材料组成,其特征在于:封焊电极作为罩壳外形定位的型腔与罩壳外形之间增加一层绝缘材料。上电极的型腔与罩壳之间增加的绝缘材料厚度为0.05mm~0.3mm,绝缘材料的内腔尺寸比罩壳的外形尺寸大0.01mm~0.05mm,绝缘材料的外形尺寸和上电极的内腔尺寸一致或成≤0.05mm的过盈配合,使上电极和绝缘材料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封焊电极作为罩壳外形定位的型腔与罩壳外形之间增加一层绝缘材料,消除了产品在封焊时出现罩壳和电极的粘连现象,同时,增加的一层绝缘材料不会拉伤罩壳表面,有效地保护了产品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一种微小型继电器封焊电极是由上电极和下电极组成,产品封罩时是由焊接设备通过上电极、下电极将罩壳和底座进行焊接,作为产品罩壳定位作用的上电极的型腔与罩壳之间增加一层绝缘材料,保证产品封焊时,上电极的型腔与罩壳表面绝缘,不会因为局部导通而发生放电,出现罩壳和电极的粘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封罩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上电极,2.绝缘材料,3.罩壳,4. 底座,5. 下电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产品封罩时是由焊接设备通过上电极1、下电极5将罩壳3和底座4进行焊接。上电极1的型腔与罩壳3之间增加厚度为0.05mm~0.3mm的绝缘材料2,绝缘材料2的内腔尺寸比罩壳3的外形尺寸大0.01mm~0.05mm,绝缘材料2的外形尺寸和上电极1的内腔尺寸一致或成≤0.05mm的过盈配合,使上电极1和绝缘材料2连成一体。
产品封罩过程:1)先将调试好的产品罩壳(罩壳3已经和底座4连成一体)装入和上电极1连成一体的绝缘材料2的内腔;2)再装上下电极5,如图1所示;3)焊接设备通过上电极1、下电极5将罩壳3和底座4进行焊接;4)把上电极1和下电极5分开,将焊接好的产品从上电极1或下电极5中取出,完成一次封焊过程,进入下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3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信息的安全远程授权方法以及系统
- 下一篇:防落焊多焊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