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析出锌质量的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3357.5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耿志强;姚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0 | 分类号: | C25C7/00;C25C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析出 质量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锌冶炼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解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锌冶炼一般采用湿法炼锌工艺,它包括电解步骤,即在电解槽内析出锌,电解槽是其重要设备。一套电解装置通常有多个电解槽成列分布,每列电解槽中的各个电解槽互相串联,每列的两端都设置有母排,电解槽包括槽体和设置于槽体内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母排与首尾电解槽阴阳极夹接或搭接,使各个电解槽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经循环系统进入电解槽的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生产出析出锌。每列的电解槽相互紧挨排列,现有这种电解槽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相邻槽体之间形成平面,其表面上的杂质极易进入槽内且在系统内循环,降低析出锌的质量;2、相邻槽体所形成的平面之上杂质易于积聚形成难以清理的结晶物,严重影响阴极和阳极的出装操作;3、相邻槽体之间平面上的阴极及阳极的导电部分易于通过结晶物形成短路,造成直流电的损失。
综上所述,现有的电解槽的结构需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析出锌质量用的电解槽,它可使相邻槽之间槽面上的结晶物以及擦洗阴阳极导电头的废水经斜面流入回收系统,杜绝含铜铅废水进入电解槽内,提高析出锌质量;杜绝阴极及阳极通过结晶物形成短路,可以减少漏电损失,降低析出锌直流电单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析出锌质量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两侧各设有一斜面,所述斜面与电解槽顶面的夹角为15°~45°,所述斜面的宽度为40~60mm,所述斜面最高端距电解槽顶面90~110mm,最低端距电解槽顶面490~510mm。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与电解槽顶面的夹角为30°,所述斜面的宽度为50mm,所述斜面最高端距电解槽顶面100mm,最低端距电解槽顶面500mm。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上铺设一层具有一定光洁度的绝缘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板材为耐酸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相邻槽体之间由原来的平面变为了斜面,阴极板和阳极板上的氧化物、腐蚀杂质下落在斜面上,防止了杂质进入电解槽内进行循环,提高了析出锌的质量;(2)落至斜面上的杂质在重力和冲洗作用下,流入到电解槽底部的回收系统中,不会在相邻槽体之间积聚,不但有利于环保,而且极大地方便了阴极和阳极的出装操作;(3)由于斜面距电解槽顶面有一定距离,而且落至斜面上的结晶物等杂质不易积聚,所以解决了相邻槽体之间平面上的阴极及阳极的导电部分通过结晶物形成短路的问题,减少了漏电损失,降低析出锌直流电单耗,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电解槽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电解槽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电解槽并列摆放时的剖面图。
图中:1、电解槽 2、斜面 3、绝缘板材 4、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提高析出锌质量的电解槽1,槽体为玻璃钢或其他材质,槽体内放有极板4。电解槽1两侧各设有一斜面2,所述斜面与电解槽顶面的夹角为30°,所述斜面的宽度为50mm,所述斜面最高端距电解槽顶面100mm,最低端距电解槽顶面500mm。极板4在电解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氧化物、腐蚀物、结晶物,在电解槽1未改进之前,这些杂质下落在并列摆放的电解槽1顶部平面上,在操作过程中,极易进入电解槽1内进行循环,降低了析出锌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对电解槽1的侧面进行了改薄设计,设计了一个斜面2,使下落的杂质落在并列摆放的电解槽1之间的斜面2上,在重力和冲洗作用下,流入到电解槽1底部的回收系统中,不会在相邻槽体之间积聚,防止了杂质进入电解槽1内进行循环,提高了析出锌的质量。同时也不会产生结晶物堆积,方便了阴极和阳极的出装操作,解决了相邻槽体之间结晶物形成短路的问题,减少了漏电损失,降低析出锌直流电单耗,实现了节能的目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电解槽1并列摆放,电解槽1两侧形成的平面变为了斜面2,在斜面2上铺设一层具有一定光洁度的绝缘板材3,如耐酸塑料板、玻璃纤维板等,不但可以对槽体进行保护,延长电解槽1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方便清理其表面上的结晶物等杂物,有利于环保,可以有效防止结晶物落入电解槽1内,解决了结晶物堆积使极物形成短路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简单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3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用小试填孔模拟槽
- 下一篇:一种氢氧机的防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