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接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3622.X | 申请日: | 201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磊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接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缆接续盒。
背景技术
光缆要通过光纤连接的方式形成光缆通信的网络,所以,光纤连接盒作为光纤连接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光缆通信的网络中,光纤连接盒要能够适用于各种光缆的架空、管道和直埋灯安装的条件要求,可以有效地防水、阻燃和防撞击,对光缆的拉伸以及扭转起到较好的保护,尤其要保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始终能够保证尤亮的通信质量。中国专利201120363873.0公开了一种“光纤接续盒”,较好地解决了光纤接续连接的问题,适合在照明条件较好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接续操作,在如果的井下的环境条件下,即使换用上防爆的外壳,也会表现得操作很不方便,尤其由于井下的操作环境条件恶劣,很容易造成光纤连接接续不可靠的问题。现有技术接续纤盘,外形为方形或椭圆形样式,纤盘的底座、套管固定槽都是完全固定的。总的说是纤动,盘不动。即纤盘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在纤盘中缠绕光纤的方法来完成盘纤工作。光纤熔接完成后,先将热缩后的套管逐个放置于固定槽内,然后再处理两侧余纤。或者从一侧的光纤盘起,固定热缩管,然后再处理另一侧余纤。传统结构带来的盘纤方式缺陷:一般光缆熔接分为拨纤、熔接、盘纤3个主要步骤,其中以盘纤难度最大。在盘纤过程中很容易将已完成的光纤折断;现场环境情况不一,如遇井下等特殊工程场合,例如光线昏暗、环境脏乱、风大、无法平稳安放接续盒,都大大增加了盘纤难度;将热缩管两侧光纤盘至纤盘内,特别是在熔接芯数多的情况下,所盘的纤全部混在一起盘绕,在后期维护中,需要拆除或调整光纤的时候会带来很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光缆接续盒,可以较好简化接续操作的程序,方便在井下等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光纤连接接续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缆接续盒,包括有进纤孔、导纤柱、盒体、纤盘底座、中心柱、纤盘、套管固定槽和出纤孔。盒体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光缆接续盒的主体支撑件,整体呈长方体形式的盒状结构,在盒体的居中位置,设置有纤盘底座,在纤盘底座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中心柱,套设在中心柱上,设置有纤盘,使得纤盘可以中心柱为中心进行转动,在纤盘内位于中心柱的两侧,设置有套管固定槽。在盒体的两端内,设置有导纤柱,导纤柱采用成排设置的形式。在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纤孔,在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纤孔。盒体的上面设置有顶盖,盒体与顶盖盖紧后为密封结构,应符合本质安全的要求。纤盘底座和导纤柱均固定在光缆接续盒内,其中导纤柱的柱底可以和纤盘底座在一个平面上也可以不在一个平面上。纤盘底座的作用是在自身内部安放纤盘,纤盘底座的中心有中心柱作为纤盘柱,通过插接的方式嵌入纤盘。导纤柱的作用是在大部分光纤缠绕到纤盘内之后,余纤可缠绕在导纤柱上,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的缠绕路由来辨识每根纤的用途。纤盘的中央设置有纤盘孔,可以和中心柱插接,使纤盘能内嵌到纤盘底座里,并能够自由旋转。同时纤盘中间位置还有套管固定槽,用于卡放热缩套管,而光纤缠绕在纤盘外侧的圆形槽道上,此圆形槽道是指纤盘底板、顶板和侧壁构成的绕纤槽道。纤盘顶盖就是一个普通的塑料平板,中间有一个短小的圆柱形纤盘柱卡槽,可以与中心柱套接。纤盘顶盖与纤盘和纤盘底座之间,纤盘通过中心的纤盘孔与中心柱插接,内嵌于纤盘底座内,通过旋转的方式可以将光纤收入到纤盘外围的槽道内,然后扣上纤盘顶盖。其中,纤盘底座可以内嵌入多个纤盘,纤盘之间可通过叠加的方式安置。本实用新型的纤盘底座是固定的,内附圆形转盘用于旋转盘纤,套管固定槽固定于圆形转盘内可随转盘旋转。具体盘纤方法:盘动,纤不动。即光纤是不需要手动盘绕的,通过旋转纤盘的办法来完成大部分盘纤工作。光纤熔接完成后,首先将热缩后的套管逐个放置于固定槽内,旋动纤盘将多余光纤的大部分盘绕至纤盘中,将剩余的小部分光纤通过纤盘外侧的导纤柱把不同长短的光纤分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缆接续盒,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缆接续盒,可以较好地简化接续操作的程序,方便在井下等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光纤连接接续的操作。尤其在盘绕大部分余纤过程中,通过转盘的方法,能将余纤自动盘入托盘,而省略了手动盘纤的过程,大大减少了手动盘纤带来断纤的风险;光纤在纤盘外部可通过缠绕不同导纤柱的路由路径方式,将不同光纤分开,在后期维护中,可以通过不同路由路径,轻松地辨别开每芯光纤的用途,一目了然,为后期维护中拆除和调整光纤带来了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磊,未经赵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3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橡胶护套
- 下一篇:轿车发动机悬置支撑管检测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