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火车车轮用的中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4262.5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岭;邬刚;杨召利;张思瑾;王治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火车 车轮 中芯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火车车轮用的中芯盒,属于钢铁冶金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火车车轮时,需要用砂芯来形成车轮毂孔,该砂芯叫中芯,形成中芯的模具叫中芯盒。中芯是由射芯机通过中芯盒射砂成形的,因此,中芯盒是射制中芯质量好差的关键因素。
现有技术中,由于中芯盒排气不顺,射制后的中芯芯座处易出现粘模、掉块和虚砂现象,该现象易出现车轮輻板夹杂物废品,导致车轮废品率较高。
中国专利第201120185204.9号专利公开了一种铸造火车车轮用的中芯芯盒顶杆,该专利在中芯芯盒顶杆上增加了通孔,能使砂型顺利排气,减少了中芯座虚砂和粘模现象。但由于芯砂较细,射中芯时,包裹冷芯树脂的细砂粒易进入到宽度为0.25mm的排气塞缝隙内,吹三乙胺硬化后使缝隙内的砂粒与中芯座有一定的结合强度,脱模时,容易使排气塞处的芯座带掉一块砂,这样在中芯座处便形成凹坑。不仅如此,中芯周边的尖角处还经常出现虚砂现象;并且每隔5模,工作人员就需爬进0.9m高的射芯机内部空腔掏挖每个排气塞的条缝,费力费时、清理频率高,导致生产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铸造火车车轮用的中芯盒。本实用新型能够彻底解决中芯座粘模和中芯座周边虚砂问题,不仅降低了车轮废品率,改善了中芯的外观,同时还显著降低中芯盒的清理频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造火车车轮用的中芯盒,包括上芯盒、下芯盒,其特征在于:以上芯盒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均布有12个排气孔,下芯盒内腔与上芯盒接触的位置有凹陷的台阶,台阶与上芯盒之间形成的细缝高度为0.03-0.19mm,排气孔通过细缝与下芯盒的内腔连通。
前述排气孔直径为6mm。
细缝沿内腔圆周形成环形排气通道,经排气孔与外界互通,彻底解决了中芯座粘模和中芯座周边虚砂问题。不仅改善了中芯的外观,也降低了车轮的夹杂物废品率,同时还使中芯操作工对中芯上芯盒清理的频次降低一半,显著提高了铸造火车车轮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的标记为:1、上芯盒;2、下芯盒;3、细缝;4、排气孔;5、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铸造火车车轮用的中芯盒,包括上芯盒(1)、下芯盒(2),以上芯盒(1)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均布有12个排气孔(4),下芯盒(2)的内腔(5)与上芯盒(1)接触的位置有凹陷的台阶,本实施例中,台阶与上芯盒(1)之间形成的细缝(3)高度为0.1mm,排气孔(4)通过细缝(3)与下芯盒(2)的内腔(5)连通。排气孔(4)直径为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未经信阳同合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4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中迟后接入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 下一篇:一种新型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