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微型货车的高强度货箱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5105.6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司东;翟昌华;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环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0 | 分类号: | B62D33/00;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鹏 |
地址: | 635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型 货车 强度 货箱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板,具体的说是涉及微型货车的高强度汽车货箱底板。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货车的货箱底板主要是用于连接车身,同时起承重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货物多堆积在货箱之中,使得安装在货箱底部的底板需要承受更多的货物的重量,这就要求货箱的底板能够拥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完成对货物的承拖,而该底板的承载能力直接决定了货车的承载能力。为了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车主一般会将尽可能多的货物堆积在货箱内,而这时底板所拥有的承载能力就直接决定了货车行驶中的安全性。而现有技术中,货箱底板在制作的过程中,前端会起皱,这将大大降低货箱底板的承载能力,同时还会在生产过程中易于产生废品,会浪费大量的生产材料,从而使得其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市场竞争能力也较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型货车的高强度货箱底板,避免了其在生产过程中起皱,进一步提高其承载能力,大大节约了其生产所需的投入成本,并大大提高了其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微型货车的高强度货箱底板,包括底板主体,所述底板主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与加强条,同时在该底板主体上还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上述加强筋水平设置于该底板主体上,同时该加强筋与底板主体的较长的侧面边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与货箱的宽度相匹配,相邻两根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7~8cm。
再进一步的,上述加强条设置于底板主体靠近车头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条的数量与货箱的宽度相匹配,相邻两根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7~8c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根加强条设置于第一二根加强筋中间;且倒数第二根加强条设置于倒数第一二根加强筋中间。
另外,上述螺栓孔设置在底板主体上靠近车头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上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加强同样面积的底板的强度,使同样面积的底板强度大大提升,从而能够承载更重的重量;
(2)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主体前端设置有加强条,能够很好的避免底板在加工过程中起皱,大大提高了其生产的成品率,从而节约了材料,进一步的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加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跟加工的成本较低,能够很好的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种基于微型货车的高强度货箱底板,避免了其在生产过程中起皱,进一步提高其承载能力,大大节约了其生产所需的投入成本,并大大提高了其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基于微型货车的高强度货箱底板,包括底板主体1,所述底板主体1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与加强条4,同时在该底板主体1上还设置有螺栓孔5。
进一步的,上述加强筋2水平设置于该底板主体1上,同时该加强筋2与底板主体1的较长的侧面边线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2的数量与货箱的宽度相匹配,相邻两根加强筋2之间的距离为7~8cm。
再进一步的,上述加强条4设置于底板主体1靠近车头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条4的数量与货箱的宽度相匹配,相邻两根加强筋2之间的距离为7~8c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根加强条4设置于第一二根加强筋2中间;且倒数第二根加强条4设置于倒数第一二根加强筋2中间。
另外,上述螺栓孔5设置在底板主体1上靠近车头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孔5的数量为四个。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环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环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5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