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行驶追尾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5283.9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琴;宁一高;刘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5/93 | 分类号: | G01S15/93;G01S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行驶 追尾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智能化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驶追尾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车辆控制是当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前沿,它体现了车辆工程,信息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领域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方面的大量应用,使得车辆在自动控制,驾驶安全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进一步推动车辆控制技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人性化,安全性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汽车追尾的问题日益凸显,预防车辆追尾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目前还没有能够有效提醒汽车追尾的预警系统还比较少见,因此,研究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汽车行驶追尾预警系统,对于保障人们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行驶追尾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车辆行驶时的追尾问题。车辆行驶时,安装在车辆上的超声波发射器发出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输入给自动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计算本车与被测车辆的距离,结合本车车速,判断安全行驶距离是否足够,如果不够则通过声光报警单元提示驾驶员,实现汽车行驶追尾预警。当行驶距离特别少时,该系统会采取紧急停车的方式来减少事故发生,预警的同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次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行驶追尾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超声波单元、温度补偿单元、自动控制单元和声光报警单元;其中,所述超声波单元、声光报警单元、温度补偿单元分别与自动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源单元与其他各单元相连接以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其它技术特征: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7.2伏镍镉充电电池,7.2伏镍镉充电电池连接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输出5伏电压。
所述超声波单元包括超声波发射模块和超声波接收模块。
所述声光报警单元采用压电式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采用MC9S12XS128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自动控制单元的PWM模块发出的固定频率的脉冲波,配合外部处理电路,对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进行加强,使得本系统超声波发射强度高,传输距离远。
2、当车辆需要追尾预警时,在报警提示驾驶者的过程中,同时使用了声音和光两种人体可以感知的信号,使得预警更加全面,人体的接受度提高。
3、由于温度对于超声波的传输速度影响很大,所以采用了温度传感器向自动控制单元传输外界温度信息,自动控制单元在计算与被测车辆距离时,对于超声波传输速度自动调整,实现温度补偿。
4、本系统采用了双安全设计,在车头和车尾各安装了一套超声波单元,既可以检测与前方车辆距离,也可检测与后方车辆的距离,实现双向预警,实现主动追尾预警和被动追尾预警。
5、本系统电路设计节能性好,功率小,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特别是对于初级驾驶者,采用本系统可使安全系数提高,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源单元的原理图。
图3为超声波单元原理图。其中,(a)是超声波发射电路图,(b)超声波是接收电路图。
图4为温度补偿单元原理图。
图5为声光报警单元原理图。
图6为自动控制单元的引脚接线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行驶追尾预警系统,包括电源单元、超声波单元、温度补偿单元、自动控制单元和声光报警单元;其中,所述超声波单元、声光报警单元、温度补偿单元分别与自动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电源单元与其它各单元相连为其供电。
所述电源单元包括7.2伏镍镉充电电池,该7.2伏镍镉充电电池连接稳压模块。参照图2,稳压模块采用MAX667稳压芯片,MAX的2号管脚通过10微法电容C4接地,2号管脚同时通过0.0001微法电容C14接地,2号管脚即为5V电压输出端,给其他单元供电。MAX667的4号管脚,7号管脚,8号管脚分别接地,5号管脚连接电池的7.2V电源。电源单元将电池的7.2V电压转换为温度的5V电压,为超声波单元、温度补偿单元、声光报警单元、自动控制单元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5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成像式幻影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弧形防裂耐火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