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细磨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5927.4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亭;张胜杰;李延民;韩枫钦;赵烨;王英军;宋贤涛;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市通用机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6;B02C1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细磨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粉及超细粉的加工设备,它主要适用于中、低硬度,莫氏硬度<6级的非易燃易爆的脆性物料,如方解石、白垩、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膨润土、滑石、云母和浮石等。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磨机在产量和效率上达不到人们的要求,所以通常把10μm一下颗粒集合体称为超细颗粒,对于如此细的颗粒,采用一般的常规磨机进行超细磨矿是相当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常规磨机都是利用重力作用的原理磨矿,故磨矿过程的强化作用受重力加速度的限制;另一原因是常规磨机的磨矿受到“临界速度”的限制。还有一点是常规磨机的能耗和钢耗太高,磨机的磨矿介质和衬板的磨耗也很高,基于以上原因,采用常规磨机对物料进行细磨和超细磨是非常不经济的。而超细磨混合机在成品细度相同的情况下,它比气流磨和搅拌磨的产量高40%;在物料及成品细度相同的情况下,比冲击式破碎机与涡轮粉碎机的磨损件使用寿命长,一般可达一年以上。产品细度一次性可达到d97≤5um,并且因磨腔内无滚动轴承、无螺钉,所以不存在轴承及密封件易损的问题,不存在螺钉易松动而毁坏机器的问题。脉冲除尘器和消声器的使用减轻粉尘的污染和噪音,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对周围的环境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当磨机转速高于临界转速时,磨矿介质受离心力作用随圆筒一起旋转,并且磨球主要产生冲击和研磨压力,在矿粒很细时,这两个力不能很好地碎磨细颗粒。另外也会出现钢球和钢球互相磨损及刚球和衬板相互磨损的情况,这些硬度大的钢件之间的磨损也是相当厉害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超细磨机效率、安全性能及易损件利用程度偏低等问题,同时又要简单,制造方便,不影响正常的运行功率,以更低的能耗运行,减少设备维修工作量。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超细磨混合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超细磨机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即在矿物超细磨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较低的能源费用和高的磨矿处理量下获得所要求粒度的磨矿产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超细磨混合机主要有磨混机支架、电机支架、皮带轮传动轴座、皮带轮轴、上联轴器、下联轴器、主轴、搅拌叶片组件一、搅拌叶片组件二、搅拌叶片组件三、搅拌叶片组件四、筒体、支撑轴、轴承座、格栅、小带轮、进料口、大带轮、电动机、平垫圈、标准型弹簧垫圈、三角带、钢球、出料口组成;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动机转动带动小带轮转动,三角带带动大带轮及皮带轮轴转动;皮带轮轴和上联轴器连接在一块;搅拌叶片组件一、搅拌叶片组件二、搅拌叶片组件三搅拌叶片组件四安装在主轴上, 主轴通过下联轴器和上联轴器来联接,搅拌叶片组件一、搅拌叶片组件二、搅拌叶片组件三、搅拌叶片组件四随主轴一起转动;并且筒体依靠支撑轴在轴承座上可以实现旋转;从主轴上部到出料口,外面有筒体保护着,为了固定筒体,两边安装两个筒体支撑轴,在筒体的上部有进料口。
超细磨混合机在超细磨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将能量传递给磨矿介质,采用若干个钢球和拨叉,转盘上有一对与水平有一定夹角的拨叉,当筒体转动时,物料会做上下运动,筒体内的钢球会发生公转和自转,公转时钢球和拨叉之间会产生冲击压力,钢球自转时回和拨叉产生研磨作用,这样共同作用于物料,最后达到一定细度的物料会进入出料口。在能耗一定的情况下,既能提高效率,使易损件使用寿命延长,还提高了安全性能,对周围的环境起动环保作用。
本设备的主要特点就是磨机筒体的直径与长度的比值较大,并且筒体会在弹性联轴器的作用下实现旋转,目的是当筒体内的拨叉和钢球过度磨损时,可以打开筒体盖更换拨叉和钢球,然后再重新固定。主轴上安装有多层的转盘拨叉,筒体内有一定数量的钢球,工作时主机通过电动机带动主轴及各层转盘旋转,转盘上有一对与水平夹角为20°拨叉,水平拨叉的一端又各有一垂直拨叉,拨叉随转盘一同旋转。钢球经拨叉旋转搅动在筒体内高速的旋转并上下运动。物料通过给料机被均匀的送到磨混机筒体中,经拨叉的冲击及钢球的研磨,从上至下经过多层的冲击及研磨使物料达到超细度。
附图说明
图1超细磨混合机的剖面图
图2超细磨混合机主视图
图3搅拌叶片组件一主视图
图4搅拌叶片组件一部分剖视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1磨混机支架,2电机支架,3皮带轮传动轴座,4皮带轮轴,5上联轴器,6下联轴器,7主轴,8搅拌叶片组件一,9搅拌叶片组件二,10搅拌叶组件三,1搅拌叶片组件四,12筒体,13支撑轴,14轴承座,15格栅,16小带轮,17进料口,18大带轮,19电动机,20平垫圈,21标准型弹簧垫圈,22三角带,23钢球,24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市通用机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鹤壁市通用机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5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进料罐的摆轮挤压进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硅专用磨使用的百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