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卫生纸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6473.2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11/00 | 分类号: | D21F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生纸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卫生纸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的卫生纸机均为传统圆网机,速度只有100m/min左右,均属于低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由于圆网成形器在高速度下,圆网离心力会产生甩浆、甩水,湿纸页根本无法成形。由于烘缸干燥湿纸页的能力与烘缸直径为线性关系,在高速度下烘缸直径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湿纸页无法被干燥。所以卫生纸机的速度只能低速运行,根本无法实现高速度,于是导致卫生纸机产量低、消耗高、污染源分散而不易治理。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行速度快、生产产量高、消耗成本低且污染较少的卫生纸生产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卫生纸生产装置,包括湿成型部、干燥部、卷纸及传动部分,所述湿成型部由成型辊、包覆于成型辊外的成型网、成型毛毯和布浆系统构成,所述布浆系统的喷射口对准设置于成型网和成型毛毯之间的缝隙,所述干燥部由烘缸、热风气罩、热交换器、循环风机和起皱刮刀构成,所述起皱刮刀设于烘缸外壁,所述热风气罩设于烘缸上部,所述热风气罩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还与热交换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布浆系统由水力式流浆箱和控制水力式流浆箱的单片机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烘缸的直径为2.8-3.6米。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把湿成型部采用由成型辊、包覆于成型辊外的成型网、成型毛毯和布浆系统构成的结构,使得其可快速成型并快速脱去大量水份,而不会受圆网离心力的作用,通过将干燥部采用由烘缸、热风气罩、热交换器、循环风机和起皱刮刀构成的结构,使得热量可以循环使用,降低能耗,干燥能力强,运行速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进一步的改进,使得纸浆的流速及匀度得以合理控制,保证了卫生纸的厚薄能达到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卫生纸生产装置,包括湿成型部、干燥部、卷纸及传动部分,所述湿成型部由成型辊1、包覆于成型辊1外的成型网2、成型毛毯3、布浆系统及用于支撑成型网2和成型毛毯3的支承辊5构成,所述布浆系统由水力式流浆箱41和控制水力式流浆箱41的单片机42构成,通过单片机42使得纸浆的流速及匀度得以合理控制,所述水力式流浆箱41的喷射口对准设置于成型网2和成型毛毯3之间的缝隙,所述干燥部由烘缸6、热风气罩7、热交换器、循环风机和起皱刮刀8构成,所述烘缸6的直径为3.2米,所述起皱刮刀8设于烘缸6外壁,所述热风气罩7设于烘缸6上部,所述热风气罩7上设有4个进风口71和4个出风口72,所述热风气罩7上的进风口71和出风口72分别与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所述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还与热交换器相连通,所述卷纸采用水平卷纸机9利用分部变频传动。
本实用新型中热风气罩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数量可随实际实施需要做调整,以2-6个为佳;烘缸的直径以2.8-3.6米为佳。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湿成型部采用由成型辊、包覆于成型辊外的成型网、成型毛毯和布浆系统构成的结构,使得其可快速成型并快速脱去大量水份,而不会受圆网离心力的作用,通过将干燥部采用由烘缸、热风气罩、热交换器、循环风机和起皱刮刀构成的结构,使得热量可以循环使用,降低能耗,干燥能力强,运行速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进一步的改进,使得纸浆的流速及匀度得以合理控制,保证了卫生纸的厚薄能达到生产要求。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6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