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油润滑站备用泵无背压启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6639.0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群博;孙喜生;张立旺;高锦;高辉;尹征;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盾石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3/00;F16N2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302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备用 泵无背压 启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稀油润滑站备用泵无背压启动结构,属于备用泵启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稀油润滑站备用泵在长期不工作状态下,当系统需要其补压工作时,原有的备用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经常出现供油受阻,需经过现场人员拆装单向阀后,备用泵才能启动,失去了备用泵自动启动为系统补压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稀油润滑站备用泵无背压启动结构,通过电磁铁产生外作用力打开阀芯,避免了油内杂质堵塞单向阀时,油泵无法吸油产生油压打开单向阀的缺点,使油路通畅得到保障,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油润滑站备用泵无背压启动结构,包含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电磁换向阀、集成块、油泵装置、回油管、出油管和油箱,所述电磁换向阀和集成块组成组合模块,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有三个,组合模块通过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分别与油泵装置、回油管、出油管连接,集成块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泄油孔与油箱连接。
所述电磁换向阀的通径与原有技术使用的单向阀的通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结构形式在备用泵启动时避免了现场人员拆卸单向阀,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连接管件寿命,保证原设计功能;依靠电磁外力打开油路,减小齿轮泵无油空载运行的危害,实现备用泵的自动补压,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主机设备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1、电磁换向阀2、集成块3、油泵装置4、回油管5、出油管6、油箱7、单向阀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稀油润滑站备用泵无背压启动结构,包含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1、电磁换向阀2、集成块3、油泵装置4、回油管5、出油管6和油箱7,所述电磁换向阀2和集成块3组成组合模块,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1有三个,组合模块通过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1分别与油泵装置4、回油管5、出油管6连接,集成块3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泄油孔与油箱7连接,由电磁换向阀2的结构决定在集成块3上加工泄油孔。
利用电磁换向阀2通过电磁铁产生外作用力打开阀芯,避免了油内杂质堵塞单向阀8时,油泵无法吸油产生油压打开单向阀的缺点,使油路通畅得到保障;通过合理布局连接处细节,使油泵装置、回油管、出油管三方向上的每个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都得以与系统连接,在连接方式不做改变的前提下提高备用泵启动的可靠性。
所述电磁换向阀2的通径与原有技术使用的单向阀8的通径相同,本实用新型用电磁换向阀和集成块代替了单向阀,连接接口尺寸不发生变化,连接简单,保证通过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盾石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盾石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6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头发护理器具的附件
- 下一篇:不易滑动、防水的立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