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6786.8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韩东;刘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东;刘凤荣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导管支持装置,具体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慢性脓胸,结核性脓胸,气胸持续漏气,脓气胸等胸科疾病,在无手术条件时,病人需长期携带胸腔闭式引流管,排出胸腔内气体或积脓,以减轻病人痛苦。
现有技术中,长期携带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方法,是使用大号别针穿刺并固定于引流管上,再使用医用胶布将别针两端粘贴固定于胸壁皮肤上。用以防止引流管过度插入或脱出。由于别针尖锐,易误伤患者,使用医用胶布粘贴令患者皮肤不适,因此,现有技术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固定方法给病人和医务人员带来困扰。
中国专利CN201299831公开了一种“新型胸腔引流固定器”。 其包括椭圆形环、扣鼻和约束线,其特征是在椭圆形环内固定设有橡胶套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给病人进行胸腔引流时能够牢固固定引流管,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别针和胶布固定给病人带来不便 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包括固定带及其上的卡扣,而左胸片和右胸片之间是弹性带,左背片和右背片之间是弹性带,左胸片和左背片的自由端之间、右胸片和右背片的自由端之间粘扣连接,左胸片和左背片上沿、右胸片右背上沿分设肩吊带,左胸片和左背片以及右胸片和右背片中任意一侧连接有中部夹置引流导管且一端联体的卡扣。
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一改传统的胶布与别针的固定方式,使无手术条件,需长期携带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合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扣与引流管结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带 2.卡扣
3.左胸片 4.右胸片
5a.5b.弹性带 6.左背片
7.右背片 8.粘扣
9.肩吊带 10.引流管
11.前叶 12.后叶
13.凸点 14.凹弧槽
15a.15b.穿孔 16.搭带
17.吊环 18.带扣
19.卡突起 20.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包括固定带1及其上的卡扣2,而左胸片3和右胸片4之间是弹性带5a,左背片6和右背片7之间是弹性带5b,左胸片3和左背片6的自由端之间、右胸片4和右背片7的自由端之间粘扣8连接,左胸片3和左背片6上沿、右胸片4右背片7上沿分设肩吊带9,左胸片3和左背片6以及右胸片4和右背片7中任意一侧连接有中部夹置引流管10且一端联体的卡扣2。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其一端联体的卡扣2前叶11与后叶12中部相向形成多数凸点13的凹弧槽14。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其卡扣2的后叶12分别穿过右胸片4端边中部的穿孔15a、右背片7中部的穿孔15b后与前叶11扣合。
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带,其右胸片4自由端的粘扣8分别设置在穿孔15a上下的搭带16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患有慢性脓胸,结核性脓胸,气胸持续漏气,脓气胸等疾病,无手术条件,需长期携带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右侧胸腔引流时,将左胸片3、右胸片4及其间的弹性带5a置于患者胸前,左背片6、右背片7及其间的弹性带5b置于患者后背,肩吊带9分置左右肩上,左胸片3和左背片6的自由端之间粘扣8连接,卡扣2的后叶12分别穿过右胸片4端边中部的穿孔15a、右背片7中部的穿孔15b后,经卡扣2另一端的前叶11卡突起19与后叶12的卡孔20扣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东;刘凤荣,未经韩东;刘凤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6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