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车架的夹束自行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123.8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自行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车辆技术领域,尤指可附挂于车子用以携载自行车的携车架的夹束自行车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喜爱自行车旅游、运动的人士日益增多,所以目前设计一种携车架,用以附挂于车体的背侧,利用携车架携挂自行车。携车架可有车轨式携车架或是拖车式携车架等等,主要是携车架与车体后侧的保险杆或是底盘有一勾挂装置,而携车架的架体供自行车安置,为使自行车可以连接于携车架上,多是使用塑料制的束带,该种束带是一端为带体,另一端是束头,带体形成连续的倒勾齿,利用带体穿过束头,直到夹束的外径,可以使自行车车架的适当位置 (比如是自行车上管或是座管或是立管等位置),与携车架的架杆靠围一起,即可通过带体的倒勾齿与束头内侧对应的齿啮合定位。
虽然束带是市面上常见的一般零组件,但是对于自行车携置的安全性与稳固性而言,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稳定性不足。束带只是夹束于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外侧,而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多是圆形管,故自行车车架与携车架的架杆彼此的接触面小,容易随着携载自行车的汽车行驶路面而有颠簸起伏,以致自行车产生晃动的不稳定性,此乃束带仅围束于外侧,然而束带的塑性材质,其不足以使自行车车架与架杆之间保持较佳的贴靠面,致自行车车架与架杆有明显间隙而产生晃动状况,令车主感觉不大安心。
2、操作装卸不方便。束带束合的设计,如果要解除,必须剪掉束带,一旦卸下自行车而要再装上携车架,就必须另外备用新的束带,虽然束带便宜,却也造成无谓的浪费,而且还需备用剪刀之类的器具,增加携带上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前述的问题,进而用心研究开发,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携车架的夹束自行车结构,其主要是携车架设置的夹持结构,其束紧带在不需任何工具之下,即以齿啮合结构来达成束紧带夹束有效定位,让夹持自行车车架的效果更为方便实用。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提供一种携车架的夹束自行车结构,包括:
基座,其两侧分别是第一、二外侧片,该第一、二外侧片之间形成置槽,该置槽的水平面为匣板,该匣板一端延伸内围板,该内围板横向形成供携车架组穿并且定位的内穿孔,该第一外侧片设有外缺口,该第二外侧片设置弹性扳动、弹性回位的控制件,该控制件于内侧壁设置至少一个卡齿,第二外侧片相对控制件的顶部设有一道插槽,该卡齿即位于该插槽空间内;
连接于该基座的定位座,该基座容置于该基座的该第一、二外侧片之间,该定位座位于该第一、二外侧片之间形成的供自行车车架跨放的定槽部,该基座于该定槽部下侧设有夹持该匣板的夹槽,使该定位座连接于该基座;
束紧带,其一端为头部,用以该头部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外缺口中,该束紧带上设有连续分布的数个呈倒钩齿状的定齿;借助该束紧带插入该插槽,供该定齿对应啮合该卡齿,使该束紧带围束自行车车架,反之,往外扳动该控制件,供该卡齿脱离该定齿,该束紧带抽离该定位座。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匣板一端形成圆弧片状的内围板,内围板与匣板壁厚延伸而形成横向且断面为C形的内穿孔,内穿孔轴向是对应跨越第一、二外侧片的方向,内穿孔开口处设置能缩小或开扩孔径的螺栓。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外缺口内底面是设置呈凹槽状的枢槽,枢槽是垂直于内穿孔的轴向,供束紧带的头部安装。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控制件还包括肩部片、舌片,其中第二外侧片相对朝向外缺口是往外延伸呈下垂的肩部片,肩部片下端是延伸该呈两段弯折的舌片,舌片末端呈外翘,舌片内侧壁突伸卡齿,肩部片顶侧的中央区域,沿舌片延伸方向穿空有插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两侧宽度小于基座,而容置于该基座的置槽中,定位座的两侧分别是第一、二内侧片,第一、二内侧片之间形成半凹圆弧的定槽部,定槽部一端形成圆弧片状的外围板,外围板内形成横向且断面为C形的外穿孔,外围板在外穿孔开口方向,延伸呈倒L形的撑板,撑板与形成定槽部底面之间形成夹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第一内侧片对应外缺口是凹设第一内缺口,第二内侧片对应插槽是凹设第二内缺口。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的撑板与外围板之间穿空一个U形口,U形口开口位置在夹槽下侧。
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