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水堆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645.8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7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浏阳市科技模型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潘传军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水堆 核电厂 蒸汽 发生器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展示压水堆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的模型。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把反应堆冷却剂从堆芯获得的热能传给二回路工质使其变为蒸汽的热交换设备。压水堆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采用立式、自然循环、 U 型管式蒸汽发生器,从反应堆流出的冷却剂经一回路热管段由蒸汽发生器的下封头的进口接近进入水室,然后在倒 U 型管束内流动,倒 U 型管的外表面与二回路给水接触,传热给二回路水,并使其汽化,完成一、二回路间的热交换。一回路冷却剂携带的热量传给二回路后,温度降低,再经过过下封头的出口水室和出口接管,流向一回路的过渡管道然后进入主泵的吸入口。
二回路的给水由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接管进入给水环管,通过环管上的一组倒J形管进入下筒体与管束套筒之间的环状空间(即下降通道),与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水混合后向下流动,直至底部管板,然后转向,沿着倒 U 型管束的管外(即上升通道)向上流动,被传热管内流动的一回路冷却剂加热,一部分水蒸发成蒸汽。汽水混合物离开倒U型管束顶部继续上升,依次进入旋叶式汽水分离器和干燥器,经汽水分离后,蒸汽从蒸汽发生器的顶部出口流向汽轮机做功,分离出来的水则往下与给水混合进行再循环。
其工作原理和流程比较复杂抽象,缺乏直观的教学手段,在科普教育中很难让人理解。如何在反应主要结构及流程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让观众清晰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是科技模型制作所要面对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展示压水堆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的科技模型,使学习者能够直观地了解相应知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水堆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外壳顶部设置蒸汽出口管嘴,外壳中部设置给水入口,外壳底部设置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外壳底部的下封头开设弧形展示窗口,外壳整体做1/3剖切;外壳内从上至下依序设置下述机构:开设矩形展示窗口的蒸汽干燥机,若干个旋叶式汽水分离器,设有绿色灯光装置的透明给水环管,设有红色灯光装置的透明传热管管束,隔板;其中一个旋叶式汽水分离器的中部剖切;绿色灯光装置和红色灯光装置通过展台前面的控制开关连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型结构设置在反映蒸汽发生器主要结构及流程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结合灯光流程,能够让观众清晰直观地了解其工作原理、流程及其主要结构。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压水堆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模型的外壳1顶部设置蒸汽出口管嘴2,外壳1中部设置给水入口3,外壳1底部设置冷却剂入口4和冷却剂出口5;外壳1底部的下封头6开设弧形展示窗口7,外壳1整体做1/3剖切;外壳1内从上至下依序设置下述机构:开设矩形展示窗口8的蒸汽干燥机9,若干个旋叶式汽水分离器10,设有绿色灯光装置的透明给水环管11,设有红色灯光装置的透明传热管管束12,隔板13;其中一个旋叶式汽水分离器10的中部剖切;绿色灯光装置和红色灯光装置通过展台14前面的控制开关连接电源。
合上控制开关,绿色灯光装置和红色灯光装置通过灯光明暗变化显示冷却剂和蒸汽的运行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浏阳市科技模型厂有限公司,未经浏阳市科技模型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回收周转罐
- 下一篇:一种装卸装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