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017.1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曾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清华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B60R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子 感应 油箱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盖,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箱盖没有机械触动结构和无线电子感应器,即没有报警功能,仅通过锁具把油箱盖锁住以防盗,这种防盗方式的防盗性能非常低,容易给小偷足够的时间开锁盗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电低、感应灵敏、防盗性能高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包括外壳,还包括依序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侧的弹簧、作动件、磁环、安装座和电路板,所述外壳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安装部,所述作动件滑动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簧弹性压缩在所述作动件的一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磁环安装在所述作动件上的相对抵触所述弹簧的另一侧,所述安装座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空心定位柱,所述空心定位柱依次穿过所述磁环、所述作动件和所述弹簧,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内且连接至防盗主机,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伸入所述空心定位柱内且在开启油箱盖时可与所述磁环感应的干簧开关。
较佳地,所述作动件包括环形安装板和自所述环形安装板上朝所述安装座延伸的“∩”型支架,所述环形安装板套接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型支架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围,且所述弹簧弹性压缩在所述“∩”型支架的末端内侧和所述安装部之间。
较佳地,所述“∩”型支架的末端外侧凹设有容纳槽,所述磁环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较佳地,所述 “∩”型支架进一步于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型支架的末端的通孔,所述空心定位柱穿过所述通孔。
较佳地,所述安装座朝所述作动件凸伸形成两限位部,所述两限位部对称分设于所述空心定位柱的两侧,且所述两限位部位于所述“∩”型支架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供所述“∩”型支架滑动的两个滑槽。
较佳地,还包括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套接在所述“∩”型支架上。
较佳地,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由于当油箱盖未被打开,所述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外壳、所述作动件、所述磁环和所述安装座呈压紧状态,干簧管触点断开,不会耗电;油箱盖被打开时,所述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使所述外壳往外弹,带动所述作动件运动使所述磁环靠近干簧管,产生感应,使干簧管触点闭合,则所述电路板的触发器触发,并立即向防盗主机发信号,报警,感应效果灵敏。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2,所述的无线电子感应油箱盖包括外壳1以及依序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侧的弹簧2、作动件3、橡胶垫圈4、磁环5、安装座6、电路板(图未示)和盖体7。其中,所述弹簧2弹性压缩在所述作动件3的一侧和所述外壳1之间。所述橡胶垫圈4套在所述作动件3上。所述磁环5安装在所述作动件3上的相对抵触所述弹簧2的另一侧。所述安装座6限位在所述作动件3上。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安装座6内。所述盖体7盖在所述安装座6上,用于保护电路板。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1朝所述作动件3凸伸形成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上设有对称分布在其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的两个滑槽12,所述的两个滑槽12沿所述安装部11的凸伸方向设置。
所述作动件3滑动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1上,更具体而言,所述作动件3包括环形安装板31和自所述环形安装板31上朝所述安装座6延伸的“∩”型支架32,所述环形安装板31套接在所述安装部11上,所述“∩”型支架32位于所述安装部11的外围且滑动设置在所述的两个滑槽12上。所述弹簧2是弹性压缩在所述“∩”型支架32的末端内侧和所述安装部11的表面之间。所述橡胶垫圈4是套接在所述“∩”型支架32上。所述“∩”型支架32的末端外侧凹设有容纳槽321,所述磁环5容纳于所述容纳槽321内。所述“∩”型支架32进一步于所述容纳槽321底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型支架32的末端的通孔3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清华,未经曾清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行自动化测试方法
- 下一篇:控件元素的识别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