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档案统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119.3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贾朝东;华翔;林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强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档案 统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FID系统中的统计装置,其特别涉及到无线移动的统计装置。
背景技术
(一)RFID技术的发展概述
1、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指出“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确立优势的关键战略,启动投资110亿美元进行智能电网的投资和建设。
3、IBM指出“智慧的地球战略”,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
4、2011年,日本政府制定e-Japan战略,其目标是到2005年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先进信息技术(IT)的国家。
(二)RFID技术简介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RFID基本组成部分:
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 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基本工作原理:
“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三)RFID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本世纪初,RFID已经开始在中国进行摸索性的运用,并很快开始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6年6月,中国发布了《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标志着RFID的发展已经进度到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层面。到2008年底,中国参加RFID的相关企业达数百家,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标签及设备制造到软件开发集成等一个较为完整的RFID产业链,据统计,2008年中国RFID相关产值达到80亿元左右,并将来5-10年保持快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档案统计装置,对于档案的管理,只需要进行推车走一圈便能达到对于档案的各种数据的统计。
为完成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档案 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移动车,装于移动车上RFID阅读器以及与RFID阅读器相连接的主机设备和均匀布置于档案室内的RFID天线构成;所述阅读器通过接收来自天线传播的RFID标签信息存入主机设备内。所述的RFID标签具有EAS防盗装置,所述EAS防盗装置与档案馆的门禁相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移动档案统计装置,它是由移动车3,装于移动车上RFID阅读器5以及与RFID阅读器相连接的主机设备1和均匀布置于档案室内的RFID天线4构成;所述阅读器5通过接收来自天线传播的RFID标签信息,通过导线2存入主机设备1内。所述的RFID标签具有EAS防盗装置,所述EAS防盗装置与档案馆的门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源阅读器,利用推车,推动,在档案馆内布置相应的天线,满足在馆内的每个角落使用,同进无源阅读器还采用了多读和群读的办法,阅读档案内的资料,从而达到统计档案的作用,这对于大型的档案核查相当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强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强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1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粘膜编织袋
- 下一篇:一种外松弛层收紧刺孔自补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