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源可调节的便携式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321.6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调节 便携式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电筒,具体涉及一种光源可调节的便携式手电筒。
背景技术
移动照明工具的发展可追溯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移动照明经历了从火、油、蜡烛到手电的发展历程。移动照明工具经历过无数的变革,出现过火把、油灯、蜡烛、煤油灯到白炽灯泡手电、氙气灯泡手电,发展到现在琳琅满目的LED手电等。手电筒作为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
常规的手电筒都是通过安装五号或者七号干电池,提供能量进行照明,需要经常更换电池,使用成本高,而且若电池忘记取出,长期放在电筒里,污染电筒,同时大量废弃的旧电池的产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趋严重。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流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改变当今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状况,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严峻课题。可见手电筒很有必要打破传统的干电池时代,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常规的手电筒携带不方便,且在光线昏暗的地方,即便是熟练的装配工人,也很难保证能够一手拿手电,另一只手干活。此外常规的手电筒的亮度没法调节,若能实现手电筒的光度调节,如微亮-中亮-强光,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节约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手电筒“不环保,携带不便,光度不可调节”的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源可调节的便携式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包括筒身和灯头结构,所述筒身和灯头结构通过可调节光源的旋转结构相连,所述筒身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筒身底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灯头结构从内层到外层依次由LED灯、散光片和灯罩组成。
所述筒身由铝合金材料制得。
所述筒身的底部设有用于缠绕粘带的把手。
所述的充电接口为USB接口。
所述筒身的后端安装有提环。
所述旋转结构中安装有控制灯管管流的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有可调节光源的旋转结构,实现了微亮-中亮-强光的转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身,2、灯头结构,3、旋转结构,4、开关按钮,5、LED灯,6、散光片,7、灯罩,8、提环,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筒身1和灯头结构2,所述筒身1和灯头结构2通过可调节光源的旋转结构3相连,所述筒身1上设有开关按钮4,所述筒身1底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灯头结构2从内层到外层依次由LED灯5、散光片6和灯罩7组成;结构简单,设有可调节光源的旋转结构,实现了微亮-中亮-强光的转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节约电能。
所述筒身1由铝合金材料制得;强度高、塑性好。
所述筒身1的底部设有用于缠绕粘带的把手9;可通过粘带将手电筒粘在手腕上,方便人们在漆黑的夜晚工作。
所述的充电接口为USB接口,打破了常规的手电筒,不再使用干电池来给手电筒提供能量,可通过USB接口为手电筒充电。
所述筒身1的后端安装有提环8;在使用过程中方便携带。
所述旋转结构3中安装有控制灯管管流的镇流器;更好地控制电流实现弱光到强光的转换。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熟悉此技术的人士所做的任何简单变相和修饰,仍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金色啄木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