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基热轧复铜过渡并沟线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9377.3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7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锚金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2 | 分类号: | H01R4/62;H01R4/44;H01R1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56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过渡 沟线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铜铝过渡并沟线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热轧复铜过渡并沟线夹。
背景技术
铜铝过渡连接的需求,存在各个行业,且应用广泛。电力金具铜铝并沟线夹起到铜导线,铝绞线过渡电气设备,市场上使用的以摩擦焊、闪光焊、钎焊为主。
摩擦焊、闪光焊并沟线夹:线夹本体以一半铜及一半铝焊接而成。达到铜铝过渡的目的。其缺点:铜消耗过大,是覆铜片焊接十几倍的消耗量。
钎焊并沟线夹:线夹本体以铝基为主利用钎焊将铜皮焊接,达到铜铝过渡目的。其缺点:钎焊接头的耐热能力比较差、受温度影响大、接头强度比较低、钎焊时表面清理及焊件装配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且会导致输变电线路故障率高。
由此可见,电力行业中铜铝销量大,制造成本高,工业化程度低,工艺复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电性能好、铜材消耗少,粘合性好的铝基热轧复铜过渡并沟线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铝基热轧复铜过渡并沟线夹,包括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所述的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通过螺栓及螺母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两侧均对称设有半圆形接线槽所述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上的半圆形接线槽相互结合后能够形成两个圆形的接线槽,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接线槽的表面设有一层薄铜片,所述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由铝材料制成。
所述的螺母与接线夹主体上盖之间设有一弹簧垫及一平垫。
所述的螺母穿过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薄铜片通过热轧的方式连接在接线槽上。
所述的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整体呈矩形结构。
所述的接线夹主体底盖中间位置底部设有螺母槽。
所述的薄铜片设置于接线夹主体上盖和接线夹主体底盖上两个相对的接线槽表面上。
所述的薄铜片与接线槽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界面结合强度高,采用铝基热轧复铜(铝达到冶炼温度于铜复合热轧),形成一定厚度结合层,因而比固相结合方式界面结合强度高,确保进行剪切、冲孔、弯曲时铜、铝不分层,能经受较大范围热胀冷缩时产生的应力。
2、界面不会产生电化腐蚀,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无氧、无污染、完全洁净环境中制造且结合粘合效果好。
3、优良的导电性能,经计算机模拟分析和测试验证,由于趋肤效应的影响,电阻率经实测比铜、铝并联计算出的要高。铜的体积比在20%时,可获得最佳的导电性能,电阻率<0.019,导电率是纯铜的95%以上,是代替纯铜导体的最佳选择。
4、优良的导热性能,铜铝复合板带材,经冷轧加工成不同厚度的板带材,由于无氧冶金复合,无传热接触热阻,具有铜、铝金属良好传热性能,可在铜、铝金属使用范围内承受高温条件。
5、优良的安装性能、其弯曲性能比同等规格的同导体好,由于界面结合强度高,钻孔、弯曲、拉伸时铜铝都不会分层。
6、成本低,以铜铝摩擦焊并沟线夹为准,同等截面积,同等长度,其价格不到热轧覆铜的一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夹主体底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铝基热轧复铜过渡并沟线夹,包括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通过螺栓3及螺母4连接在一起,螺母41与接线夹主体上盖之间设有一弹簧垫5及一平垫6。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两侧均对称设有半圆形接线槽,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上的半圆形接线槽形成两个圆形的接线槽7,在其中一个接线槽7的表面热轧一层薄铜片8,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由铝材料制成,使其薄铜片8与铝结合,实现铜铝过渡的目的。螺母4穿过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的中间位置,薄铜片8通过热轧的方式连接在接线槽上,薄铜片8设置于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上两个相对的接线槽表面上。接线夹主体上盖1和接线夹主体底盖2整体呈矩形结构,接线夹主体底盖2中间位置底部设有螺母槽,薄铜片8与接线槽的形状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锚金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锚金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9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