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梯加装扶手式可折叠升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9558.6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4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慧勇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08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 扶手 可折叠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附属运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在不伤害现有建筑楼梯结构的前提下实现自动运输的楼梯加装扶手式可折叠升降机。
背景技术
倾斜式步梯是目前大型商场和广场使用的能够同时大量输送乘客的自动化装置,普通的步梯是包括驱动装置、链条以及防护装置,一般在空间较大,人员比较密集的场合使用,其安装运行费用较高;现有的原来没有安装电梯的住宅楼内如果安装轿厢式电梯,势必会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如果在楼体外部加装电梯,占用空间,影响采光,而且属于特种设备,需要各个部门审批才能加装,倾斜式步梯安装费用巨大,而且严重破坏整体建筑结构,没有实施的可能性,所以,根据普通住宅居民的需求以及方便老年人出行,设计一种既不破坏现有建筑结构,同时也不影响楼体的消防和通行功能的运输装置是本领域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步梯,通过在现有住宅楼的楼梯上安装可折叠步梯,在使用时展开使用,不使用时折叠,占用空间小,而且不影响正常通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梯加装扶手式可折叠升降机,包括升降板、链条式升降板驱动机构以及折叠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链条式升降板驱动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能够置于楼梯踏面上且其中一组能够沿着楼梯长度方向运动的导向装置,所述两组导向装置之间设置折叠机构,每组导向装置包括两条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的轨道和均嵌入每条轨道内的链条以及链条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板每侧借助于两套吊挂装置与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与轨道滚动配合。
所述链条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传动机构以及固定于每条轨道上的升降驱动链轮,升降驱动电机设于楼梯板下方,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和两根二级传动轴,主传动轴借助于链传动机构与升降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链传动机构的链轮与主传动轴之间滑键配合;主传动轴两端均通过链传动机构分别与两根二级传动轴连接,其中位于左端的链传动机构的链轮与主传动轴固定连接、且安装于可移动的导轨上,位于主传动轴右端的链传动机构的链轮与主传动轴滑键配合、且安装于固定于楼梯上的导轨上;所述每根二级传动轴两端固定设置两个升降驱动链轮,升降驱动链轮与位于轨道内的链条啮合。
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丝杠、固定设于轨道底部的用于和丝杠配合的丝杠母以及折叠驱动电机;所述折叠驱动电机固定设于楼梯底板下方,所述丝杠动力输入端借助于链传动机构与所述折叠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借助于轴承与套管连接,所述丝杠母与固定设于轨道侧方的折叠支撑杆焊接。
所述轨道下方均布至少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设有旋转轴线与轨道所在竖向平面平行的行走轮以及行走导杆,所述行走导杆与设置在楼梯踢面内的截面为C形的导套配合。
所述升降板为可折叠结构,其包括借助于铰接装置相互铰接的四块支撑板,其中位于两端的支撑板借助于刚性连接杆与链条尾部的吊点固定连接,位于中部的两块支撑板相互铰接,且两侧与位于两端的两块支撑板铰接;所述铰链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导杆固定连接,导杆与设于支撑板下方的导管插接,相邻的每两个铰链呈180度反向平行安装;所述中部两块支撑板之间设置的铰链为弹性铰链,且所对应的导管与导杆之间设置弹性顶珠。
所述轨道为封闭式结构,其包括行走段和容纳段,所述容纳段设于行走段上方,且相互连通,所述升降驱动链轮设于容纳段和行走段交接处。
所述升降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和折叠驱动电机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折叠椅,折叠椅上配套设置安全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住宅的既有楼梯上设置可折叠升降机,该升降机安装运行成本低,不占用楼梯行走空间,而且安装方便,无需破坏既有建筑结构,审批手续简单,解决现有住宅内居民出行及楼内重物运输不方便的问题;除适用于现有住宅增设运输装置外,还可以作为新建住宅或商业办公场所配套运输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升降板位于底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升降板为与顶部);
图3是链条主视图;
图4是链条俯视图;
图5是轨道截面示意图;
图6是链条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链条和轨道装配示意图;
图8轨道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慧勇,未经吴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9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型半补强炭黑反应炉
- 下一篇:一种飞机上便携式儿童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