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杆和底座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1548.6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2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钟锦富;侯剑飞;张培德;陈伟乐;李春宏;杨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04D29/6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闫有幸 |
地址: | 5284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杆 底座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需要利用底座和支撑杆支承功能部件的物品或设备,尤其涉及支撑杆和底座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落地扇等的支撑杆通过连接机构和底座固定配合,传统的连接固定方式为:采用底座旋钮和支撑杆接头螺纹连接固定的方式。传统连接方式的缺陷在于:采用螺纹连接,结构不够稳定,在结合的过程中,支撑杆接头螺纹及底座容易破裂,影响使用寿命。
为消除此缺陷,部分人做了相关的改进设计,如中国CN03272960.X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风扇的组合式底座,包括:一盘座,该盘座中央处设有一圆形座孔,电风扇的一直柱插接于该圆形座孔内,该盘座侧周缘等分开设有多个槽孔,位于该各槽孔底部位置设有一抵壁,该抵壁沿该圆形座孔中心方向还深入凹设有一插掣槽,该插掣槽的槽宽尺寸小于该槽孔;数个支脚,该各支脚具有一插接端,该插接端是插入该槽孔内,该插接端具有一边壁,该边壁靠抵定位在该抵壁上,该插接端还凸设有一插掣块,该插掣块套入该插掣槽内。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但是装配复杂,多个支脚需要分别安装,费时费力,且零部件制造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加工、装配方便且结构稳定的支撑杆和底座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支撑杆和底座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接头及固定块;支撑杆接头上部设置有支撑杆连接机构,下部外缘设置有夹持槽及夹持槽嵌入口;固定块外缘设置有底座连接机构,内部纵向开设有容置通孔,容置通孔内 壁下部横向突设有卡块;所述支撑杆接头收容在容置通孔内,所述卡块经夹持槽嵌入口嵌入并旋转后被夹持在所述夹持槽内。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数目与夹持槽嵌入口的数目相同。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块与夹持槽嵌入口均为至少两个,且等角度间隔布置。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连接机构包括套接部和颈部,套接部用于和支撑杆套接配合,颈部位于套接部与所述夹持槽之间。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主体为柱状,所述底座连接机构为所述固定块的主体底部外缘延伸设置的环形片,该环形片上开设有装配孔。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纵向厚度与所述的夹持槽的宽度相等或略小于夹持槽的宽度。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座包括上盖和配重块,所述的固定块与所述的底座上盖或所述的配重块上开设的中心孔的边缘固定连接。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卡块的底面一端设有限位筋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杆和底座的连接装置,通过将支撑杆接头和支撑杆、固定块和底座先分别进行连接,再采用固定块上的卡块以先嵌入再旋转入支撑杆接头上的夹持槽内的方式,使固定块的卡块被夹持在支撑杆接头的夹持槽内达到连接支撑杆和底座的目的,这样的连接固定方式使得用户拆装非常方便,结构稳定;同时,各零部件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及底座、支撑杆的爆炸图。
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中支撑杆接头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的支撑杆与接头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中固定块的仰视图。
图5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中固定块的侧视图。
图6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中固定块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装配后的仰视图。
图8是图7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落地式电风扇的支撑杆与底座的连接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是该说明并不得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用途的限定。
如图1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和支撑杆1连接的支撑杆接头2,及用于和底座连接的固定块4。图1中底座又包括上盖3和配重块5。
如图2所示,支撑杆接头2上部设置有支撑杆套接部21,下部外缘设置有夹持槽24及夹持槽嵌入口25;套接部21与夹持槽24之间设置有颈部22,夹持槽24及夹持槽嵌入口25均为两个,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支撑杆接头2通过套接部21与支撑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形成支撑杆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1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心板材及制作其的挤出模具
- 下一篇:柱体工件加工多用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