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2061.X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5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顾警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31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发酵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固态发酵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下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从生物反应过程中的本质考虑,固态发酵是以气相为连续相的生物反应过程。固体发酵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发酵过程容易控制、对无菌要求相对较低、不易发生大面积的污染等优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固体发酵中的固体发酵罐,其桶体中心线与转轴中心线呈现一定夹角的结构,其优点在于罐体内部无需搅拌轴,依靠倾斜的桶体在外力缓慢的转动下,对罐内的物料进行左右上下的翻动,从而确保物料处于疏松状态,提高微生物的培养的效果。为了对罐内的物料实现灭菌和控温,这种发酵罐需要带有控温夹套。灭菌和控温时需要将蒸汽或冷却水通入夹套内。因为夹套和桶体是在旋转的,所以需要有一种装置,能在夹套旋转的时候将蒸汽或冷却水送到夹套内循环后再排出。
常规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机械密封件或者骨架密封件设计成转接分流器。这种方案结构复杂,效果不甚理想,而且维修安装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固体发酵罐中温控夹套内蒸汽或冷却水循环结构的复杂,安装维护困难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固体发酵罐包括:转动轴及支撑并连接所述转动轴的轴承座,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罐体,及外包覆于所述罐体的夹套;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单元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上设有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夹套包括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设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通过调节螺杆与所述轴承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单元通过焊接或螺钉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保证了固体发酵罐中温控夹套内蒸汽或冷却水循环,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既保证了固体发酵装置运行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固体发酵罐包括:转动轴140及支撑并连接所述转动轴140的轴承座130,与所述转动轴140连接的罐体110,及外包覆于所述罐体的夹套120;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单元150,与所述轴承座13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单元160,与所述转动轴14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单元150与第二连接单元160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单元150采用耐磨、耐高温材料加工而成,比如可以采用带有碳纤维填料的PTFE,第二连接单元160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第一连接单元150和第二连接单元160的配合面,应滑动密封要求,加工面需要较高的精度和光洁度。第一连接单元150通过多个均布的调节螺杆,如3个,被定位在轴承座130上。通过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可以调节第一连接单元150对于第二连接单元160压紧力,使之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第二连接单元160通过焊接或螺钉,被固定在转动轴140上,当罐体110转动时,它便随之转动。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请结合参见图2,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固体发酵罐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局部放大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50上设有第一沟槽151和第二沟槽152。沟槽呈圆周分布,环绕第一连接单元150一周。
所述夹套120包括第一连接管121及第二连接管122分别与所述第一沟槽151和第二沟槽152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50设有第一开口153及第二开口154。
所述第一开口153及第二开口154分别与所述第一沟槽151和第二沟槽15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20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毛加工用甩软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