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紧耦合的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3329.1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宁科亮;李龙超;孙邦江;赵文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6;F01N3/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耦合 处理 装置 | ||
1.一种柴油机紧耦合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为一个以上,且设置于柴油机排气弯管上,其是通过氧化反应将发动机排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转化成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与排气弯管的连接方式为紧耦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两段排气弯管Ⅰ和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具有令内燃机的排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氧化、燃烧的催化剂转换器;用于接受通过该催化剂转换器后的排气并收集排气中颗粒的颗粒过滤器;用于喷射供给用于上述催化剂转换器的活性化的燃料的喷射部件;用于控制该燃料喷射部件的燃料喷射动作的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采用氧化型催化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弯管Ⅰ的材料选用QT450-10GB1348,壁厚为5±0.5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弯管Ⅱ的材料选用QT450-10GB1348,壁厚为5±0.5mm,排气出口处直径为Φ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33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装的太阳能电池晶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储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