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3582.7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慎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附着 沼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
背景技术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由于这种气体最初是在沼泽、湖泊、池塘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沼气。
沼气的应用在我国已经十分普遍,它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作物有机循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国政府也大力鼓励发展沼气池的建设。但现实运行中的沼气池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农村户用的小型沼气池存在着进出料困难、结壳、产气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前景;大中型沼气池投资大、产气率相当不高,如何降低沼气池的投资、提高其产气率一直是沼气池设计的发展方向。
沼气池的类型有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它的优点与不足。全混合式沼气池结构简单,温度分布均匀,但能量消耗高、产气率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沼气池产气率高、没有搅拌装置,但结构复杂,适应范围窄;折流式沼气池不需搅拌、能耗低、运转方便,但是运行不稳定、造价高;而附着膜型沼气池虽然效率高、能承受负荷变化,但是需要填料费用高、易发生短路或堵塞。
因此,融合各种类型沼气池优点,降低沼气池造价,是探索沼气池发展前景的一条可行之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以融合折流式不需搅拌、能耗低、运转方便和附着膜型效率高、能承受负荷变化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开设有入料口、出料口和沼气出口,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池体内,且沿所述池体的间隔布置的折流板;
设置于所述折流板两侧的附着膜,所述附着膜上用于附着发酵产气细菌。
优选地,在上述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中,所述折流板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池体内。
优选地,在上述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中,靠近所述入料口的所述折流板,相对于靠近所述出料口的所述折流板之间的间距较大。
优选地,在上述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入料口处的搅拌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中,所述搅拌装置为螺旋搅拌装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由折流式沼气池和附着膜型沼气池的组合而成,融合了折流式不需搅拌、能耗低、运转方便和附着膜型效率高、能承受负荷变化的优点,并且由于折流板采用模块安装的形式,即折流板在池体内可以像积木一样可以安装和拆卸,不仅方便了安装,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安装时根据具体发酵物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折流板间距,防止物料堵塞的前提下使池体有较高的面积比,同时减少了折流板所占体积。折流板上附着膜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池体内的比表面积,使更多的发酵细菌附着在上面,提高产气率。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内安装带有附着膜的折流板,发酵物质由入料口进入,沿着折流板上下流动,流动的过程中被附着膜上的厌氧细菌消化分解,释放出甲烷气体。出料口由泵将发酵完全的物质泵出,与新的发酵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用于稀释新的发 酵物料,重新进入入口发酵。沼气池水泵是维持进料在池内流动的动力来源,由于料液流速低,同时水泵只需维持一个不大的高度差即可,并不会耗费很多电能。如此循环往复,有机质被不断的转化为沼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以融合折流式不需搅拌、能耗低、运转方便和附着膜型效率高、能承受负荷变化的优点。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包括池体1,池体1上开设有入料口11、出料口12和沼气出口,还包括:
设置于池体1内,且沿池体1的间隔布置的折流板2,即相邻两块折流板2其中一个靠近池顶布置,另一个靠近池底布置。折流板2使得物料由池体顶部的入料口11进入后,依次沿折流板2上下流动,直至有出料口12泵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慎,未经张子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3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炉鼓风耐磨风口装置
- 下一篇:同步分离清洗一体采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