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清洗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3749.X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佳世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23 | 分类号: | B01D29/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过滤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
背景技术
国内的自清洗过滤器的滤网,由于施工机械以及原材料的限制,开孔率只有40%,单位面积的出水量少,过滤精度在150um左右,出水水质无法与砂滤器相比;而且,占地面积大,滤网寿命短,容易破损,需定期检修,维护费用高。
而进口的自清洗过滤器价格高,使得性价比低而未被广大企业所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水水质好、能耗低、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自清洗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位于过滤器壳体的下方并通过第三管路与过滤器壳体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过滤器壳体的侧部相连,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旁通蝶阀,第二管路上设有止回阀和出水蝶阀,第三管路上设有进水蝶阀,所述过滤器壳体的顶端设有排污阀和驱动装置,所述过滤器壳体内部设有V型绕丝网筛管,该绕丝网筛管采用梯形丝,使筛管缝隙间形成V字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丝持续绕组在呈圆周式排列的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丝与所有纵向支撑杆的连接处均通过电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蝶阀位于止回阀的下游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该绕丝网筛管采用梯形(楔形)丝,使筛管缝隙间形成V字形开口,该设计形式比其它形式产品运作更高效。2.梯形(楔形)丝持续绕组在呈圆周式排列的支撑杆上形成持续的高密度均匀缝隙,保证了筛管的开口面积百分比和无堵塞性,避免了沉淀物的高密度堆积造成的阻塞,从而为提高生产效率或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保证。3.绕丝与所有纵向支撑杆之间均通过电焊连接组合,结实耐用,工作寿命周期更长久。4.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的纵向支撑杆排列,及筛管的接续性缝隙形式,使得该产品具备更高的抗压性能,机械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4、第一管路1和第二管路2,第一管路1位于过滤器壳体4的下方并通过第三管路3与过滤器壳体4的底端相连,第二管路2的一端与过滤器壳体4的侧部相连,第二管路2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1连通,第一管路1上设有旁通蝶阀11,第二管路2上设有止回阀21和出水蝶阀22,出水蝶阀22位于止回阀21的下游处,第三管路3上设有进水蝶阀31,过滤器壳体4的顶端设有排污阀41和驱动装置42,过滤器壳体4内部设有V型绕丝网筛管5,该绕丝网筛管5采用梯形丝,使筛管缝隙间形成V字形开口。
梯形丝持续绕组在呈圆周式排列的支撑杆上。
梯形丝与所有纵向支撑杆的连接处均通过电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过滤器,采用V型绕丝网筛管,开孔率达60%,使有效过滤面积大,相同的过滤水量下约为反冲洗过滤器的两倍;过滤精度最高达10微米,出水水质好、占地省、DN150及以下规格可直接安装在架空管道上,骨架与外围V型丝采用全程自动焊接,滤网寿命长,不会因为清洗而损坏,免于维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佳世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佳世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37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筛分高粘附性物料的筛分装置
- 下一篇:离心液体动能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