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榨油机榨螺液压快速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4500.0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1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杰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榨油机 液压 快速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油机榨螺液压快速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榨油机榨螺是由螺栓和榨轴组合进行紧固的,由于榨螺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较大的膨胀系数,加工过程中细微物料容易进入榨螺和榨轴缝隙中,在榨膛内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碳化,堵塞榨螺与榨轴之间的间隙,造成榨螺难以拆卸;目前拆卸榨油机榨螺大多由多人用20号的钢筋撑住榨轴上的榨螺,用50T的千斤顶顶住榨轴,还要用铁锤敲击榨螺,以便有所松动,没拆卸一级榨螺,就要用电焊机、气割机解掉一节钢筋。因此,这种拆卸方式会消耗大量的钢筋、焊条和气割耗材,同时,焊割时产生的烟气对环境污染严重,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另外,在拆卸过程中极易产生钢筋拉断的现象,造成千斤顶盘拉人员摔跌伤害,在其锤击过程中还易产生铁肖等飞溅物伤害工作人员,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拆卸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污染环境和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榨油机榨螺液压快速拆卸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榨油机榨螺液压快速拆卸装置,其要点是它包括底座、连接轴、挡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底座的一端上面固定设有液压顶,所述液压顶通过导管与泵站连接;所述泵站通过导线与电机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上面固定设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位于液压顶的后端;所述挡板、固定支架和立板由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两端由螺帽紧固;所述液压顶的中轴与立板的轴孔相对应。
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底座上设有滑动防护罩。
为了便于移动,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由于采用液压顶进行拆卸,节省了使用钢筋和焊条等材料进行拆卸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其次,减少了人力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拆卸过程中不会发生碎屑飞溅伤人的现象,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拆卸过程中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污染环境和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中1、底座 2、连接轴 3、挡板 4、固定支架 5、立板 6、液压顶 7、导管 8、泵站 9、导线 10、电机 11、轴孔 12、螺帽 13、滑动防护罩 1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底座1、连接轴2、挡板3;所述底座1上设有固定支架4;所述底座1的一端上面固定设有液压顶6,所述液压顶6通过导管7与泵站8连接;所述泵站8通过导线9与电机10连接;所述底座1的另一端上面固定设有立板5,所述立板5的中心设有轴孔11;所述挡板3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液压顶6的后端;所述挡板3、固定支架4和立板5由连接轴2连接,所述连接轴2的两端由螺帽12紧固;所述液压顶6的中轴与立板5的轴孔11相对应;所述底座1上设有滑动防护罩13;所述底座1的下部设有滚轮14。
使用时,把待拆卸的榨螺放在底座上,并将榨螺轴的一端插进立板上的轴孔内,另一端与液压顶的活塞杆对应并打开电机将液压顶的活塞杆与其顶紧,然后把滑动防护罩移动到液压顶端头和榨螺轴接触处,即可进行拆卸操作,随着活塞杆的伸出顶进,榨螺轴缓缓的从立板的轴孔内退出,榨螺则被挡在立板的内侧,留在底座上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杰,未经赵国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4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表面镀层工艺
- 下一篇:一种金属纳米粒子有序微结构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