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合成树脂铸模封装的输电线路感应取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4608.X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4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张福增;王国利;李锐海;林正华;王芸;夏文强;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涌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G01R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合成树脂 铸模 封装 输电 线路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辅助设备,尤其涉及采用感应取能方式给安装在架空输电线路上的监测设置供电设备时,一种简单高效的合成树脂对取能铁芯封装形成,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减轻装置重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被全面推广,对于安装在输电线路导线上的在线监测设备,电源的供给始终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使用越来越多的是在导线上套装电路互感器,将导线能量转换到二次侧,实现隔离式供电。
随着安装在导线上的监测装置功率越来越大,为了取得足够的感应能量,取能电流互感器铁芯的重量越来越大,这不仅使安装愈来愈显得不方便,也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
通过电流式互感器进行输电线线路感应取能时,取能功率与穿过铁芯的磁通量成正比关系,而磁通量大小与铁芯的导磁率成正比关系。因此,提高或选用导磁率高的材料作为铁芯材料是直接提高取能效率的方法之一。
为了便于现场安装,电流式互感器必须采用开环式设计,铁芯材料多采用性能较好的硅钢。
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将多片彼此绝缘的环状硅钢片,采用浸漆工艺,使之彼此粘合,然后再进行切割。在这个工艺过程中,浸漆的目的是为了切割时,硅钢片彼此不散开。这样原来导磁率较好的硅钢片,在经过浸漆处理后,磁导率通常约下降1/4至1/3,开口切割后,磁导率将再次下降1/4至1/3,经过浸漆和切割后,磁导率总体上至少约下降为原磁导率的1/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合成树脂铸模封装的输电线路感应取能装置,在不增加铁芯重量的前提下,达到了提高取能性能的目的,减少了安装难度,减少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采用合成树脂铸模封装的输电线路感应取能装置,包括多片未经粘合且彼此绝缘的硅钢片所组成一个松散的圆柱体,将未经粘合且彼此绝缘的硅钢片束紧,放入模具中,用合成聚氨酯在外层浇注,起到固定硅钢片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合成树脂铸模封装的输电线路感应取能装置的一实施例,合成树脂铸模形成的硅钢片圆柱体采用冷切割方式,将聚氨酯固定硅钢片形成的圆柱体切割成两个半圆柱体,安装时从导线两侧套在输电导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合成树脂铸模封装的输电线路感应取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硅钢片是圆环状硅钢片。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采用合成树脂铸模的方式来固定片状的硅钢片,代替传统的浸漆工艺。和传统技术相比,保证了切割后硅钢片不散开,同时消除了浸漆工艺带来的磁导率下降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未封装的片状硅钢片。
图2示出了合成树脂封装后的片状硅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未封装的片状硅钢片。多片未经粘合且彼此绝缘的硅钢片组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松散的圆柱体。图2示出了合成树脂封装后的片状硅钢片。将未经粘合且彼此绝缘的硅钢片束紧,放入模具中,用合成聚氨酯在外层浇注,起到 固定硅钢片的作用。在硅钢片组成的圆柱体外,进行合成树脂铸模,形成一个新的圆柱体,在新的圆柱体中,硅钢片被紧密的封装在合成树脂的内部。
较佳的,如图3所示,可以对合成树脂封装后的硅片圆柱体进行冷切割处理,将硅钢片切割成两个半圆柱体,以便与施工现场直接进行两个半圆柱体的合扣,即可完成安装。在这一过程中,合成树脂的封装使得硅钢片圆柱体在冷切割后,依然不会松散。同时该工艺减少了浸漆流程,减少了硅钢片磁导率的损耗。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所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涌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涌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4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霍尔测量电流的工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成套可供紧凑式布线电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