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5139.3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6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贤;林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E05B65/52;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油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现行二轮车辆9上常使用的一种油箱盖,结合在车辆9的一油箱口91,该油箱盖包括一相对应设置在该油箱口91的结合座11、一枢接在该结合座11上的本体12、一固定在该本体12上并与结合座11相锁设的锁芯13、一枢接在该本体12上并能盖设该锁芯13的防尘件14,及一固定在该本体12上且在该防尘件14枢接处的金属弹片15。该金属弹片15有一朝该防尘件14倾斜延伸的斜板部151。配合图2所示,当防尘件14要由盖合位置(如图1实线部分所示)掀起时,该防尘件14的枢接处会压抵该金属弹片15的斜板部151,让斜板部151产生形变后防尘件14才能掀起,以能够确保该防尘件14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能稳定地盖设在该本体12上。反之,防尘件14由掀起位置(如图1中假想线部分所示)要盖合时也要克服斜板部151的形变才能盖合,因此该金属弹片15的斜板部151能提供一弹性力使该防尘件14保持在盖合位置或掀起位置。
但随操作的次数增加,金属弹片15与防尘件14会磨损而产生间隙,或金属弹片15弹性疲乏,使得金属弹片15的弹性力产生的限制效果降低,结果造成该防尘件14容易松动而失去防尘、保护的功用,另外,当该本体12或防尘件14的尺寸增加时,力臂的增加使小尺寸的金属弹片15提供的弹性力不足以限制该防尘件14的翻动,而容易产生晃动或在车辆9行进间有异音的出现,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缺点一直是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稳定地提供限制力的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用以装设于一车辆的油箱口上,包含一对应该车辆的油箱口设置的中空状结合座、一加油盖单元、一保护盖单元,及一磁扣单元。
该加油盖单元包括一枢设在该结合座的加油盖,及一固定在该加油盖且能与该油箱口相锁设的锁芯,该锁芯具有一显露于该加油盖外的钥匙孔。
该保护盖单元包括一枢设在该加油盖且能盖设该锁芯的钥匙孔的保护盖。该磁扣单元包括一固定在该保护盖单元的保护盖且能与该加油盖单元相磁吸附的第一磁吸件。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该磁扣单元的第一磁吸件吸附该加油盖单元,增加该保护盖与加油盖之间的结合力,使该保护盖不易产生晃动或有间隙的产生,且即使该保护盖尺寸较长时,也能利用足够的吸附力,使保护盖不易翻起。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现有的一种油箱盖;
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图1中该防尘件掀起的状态;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保护盖要掀起的操作状态;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加油盖掀起的状态;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保护盖要盖合的操作状态;及
图7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 车辆
21 油箱口
3 结合座
4 加油盖单元
41 加油盖
411 环形槽
42 锁芯
421 钥匙孔
43 防水件
5 保护盖单元
51 保护盖
52 弹片
6 磁扣单元
61 第一磁吸件
62 第二磁吸件
7 钥匙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二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与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的油箱封盖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以装设于一车辆2的油箱口21上,包含一对应该车辆2的油箱口21设置的中空状结合座3、一加油盖单元4、一保护盖单元5,及一磁扣单元6。
该加油盖单元4包括一枢设在该结合座3的加油盖41,及一固定在该加油盖41且能与该油箱口21相锁设的锁芯42。该锁芯42具有一显露于该加油盖41外的钥匙孔421。该加油盖41具有一环绕该锁芯42之钥匙孔421的环形槽4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5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