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5390.X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9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铭;孔文铭;马生存;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工创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28 | 分类号: | E04D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隔热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商用建筑(如酒店、饭店、商业大厦等)及家庭装潢,都会使用到装饰瓦。一般地,装饰瓦均为瓷瓦,大小规格不同,颜色也各种各样,大多数瓷瓦的两面均为平板式,可以用于屋顶装饰,能够起到一定的装饰、遮阳、防风和防雨的作用,具有美观和整洁的特点。
但是,这种瓷瓦,本身重量大,使得屋顶重量较大,难免增加房屋本体的承重负担;这种瓷瓦本身的寿命不长,不能回收再度利用,隔热性差,环保性较差;并且,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极易破碎或脱落,运输和施工均不存在不便和风险。
另外,使用这种瓷瓦,由于屋顶长时间经受雨水侵蚀、冰冻等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装饰瓦脱落、冻裂损坏等情况,造成建筑物漏水。为防止装饰瓦脱落和损坏的情况,必须用水泥将其固定,费时费力,进一步增加了屋顶的重量,还影响了屋顶的装饰效果。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重量大、使用寿命短、隔热效果差和环保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以实现重量轻、使用寿命长、隔热效果好和环保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主要包括由塑木材质通过模具挤压成型的瓦主体,以及紧密贴合式附着在所述瓦主体上表面的轻金属合金面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瓦主体和轻金属合金面板之间,填充有硅胶垫。
进一步地,在所述瓦主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涂覆有防火涂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瓦主体的两个侧边,分别具有用于与相邻瓦主体之间连接的勾、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瓦主体的横截面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镂空结构中,填充有与所述镂空结构中相应镂空部分的形状相匹配的保温隔热材料和/或气囊。
进一步地,在所述镂空结构中,每个镂空部分距离所述瓦本体上表面和/或下表面的厚度为18-22mm,和/或,
每个镂空部分的纵向长度为280-320mm,和/或,
每个镂空部分的高度为10-14mm,和/或,
相邻两个镂空部分的间距为1.5-4.5mm。
进一步地,所述瓦主体除所述镂空结构外的部分,具有纵向长度为6-10mm的实体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瓦主体的横截面为平板状或圆弧状或波浪状或凹凸状。
进一步地,所述瓦主体,包括PE型塑木材料瓦主体或PVC型塑木材料瓦主体,和/或,所述轻金属合金护板包括铝合金护板。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由于主要包括由塑木材质通过模具挤压成型的瓦主体,以及紧密贴合式附着在瓦主体上表面的轻金属合金面板;采用塑木材质做瓦主体,重量轻盈,可以减轻屋顶承重负担,且可回收再利用;采用轻金属合金面板,重量轻盈,且可加强对屋顶的保护力度;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重量大、使用寿命短、隔热效果差和环保性差的缺陷,以实现重量轻、使用寿命长、隔热效果好和环保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铝合金护板;2-硅胶垫;3-瓦主体;4-镂空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复合材料隔热装饰瓦。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由塑木材质通过模具挤压成型的瓦主体3,以及紧密贴合式附着在瓦主体3上表面的轻金属合金面板;在瓦主体3和轻金属合金面板之间,填充有硅胶垫2;在瓦主体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涂覆有防火涂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工创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工创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53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