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立筒式弹性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6762.0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邱轾 | 申请(专利权)人: | 证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7/02 | 分类号: | A43B17/02;A43B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弹性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鞋类的部件,尤指一种独立筒式弹性鞋垫。
背景技术
一般消费者习惯在鞋子内会加装置入弹性鞋垫,以增加穿鞋的弹性舒适感,然而传统的弹性鞋垫由不透气的弹性材质所构成,即使表面铺上透气布料仍因排气不佳而会有流汗的臭味。
第M422883号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揭示一种会呼吸的弹性鞋垫,供设置在鞋子空间内,其中会呼吸的弹性鞋垫包含有上层、中层及底层,该中层为中空长条状的管体,该中层为设置于上层与底层之间。然该管体的两开口端位于鞋垫的足尖区与足跟区,鞋垫受压时呼吸排气作用未到达人体足掌与鞋垫之间的压贴面,并且该管体的变形程度受限于弹性鞋垫受压后的厚度变化,必须有明显的鞋垫受压变形才能开始在鞋垫内产生明显的气体流通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立筒式弹性鞋垫,可在鞋垫受压后即产生气垫式排气与弹性缓冲效果,以改善鞋内空气密死循环境,并在未受压时自动达到气垫补充气体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筒式弹性鞋垫,所述独立筒式弹性鞋垫包含一软质弹性胶片,所述软质弹性胶片具有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其中所述上表面粘合有一透气表层,所述下表面包含一足身区、一足跟区以及一足弓区,所述足跟区设置有一支撑块,且所述软质弹性胶片一体形成有由所述下表面突出且开口朝向所述上表面的多数个第一中空弹性柱与多数个第二中空弹性柱,所述第一中空弹性柱位于所述足身区内,所述第二中空弹性柱位于所述足弓区内,并且所述第一中空弹性柱的一第一突出高度与所述第二中空弹性柱的一第二突出高度皆大于所述支撑块的一第三突出高度。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二中空弹性柱的第二突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中空弹性柱的第一突出高度。
优选地,其中所述支撑块一体形成于所述软质弹性胶片而具有弹性。
优选地,其中所述支撑块为一具有弧面的网格凹槽。
优选地,其中所述支撑块全覆盖所述足跟区。
优选地,其中所述支撑块的一支撑面往所述第一中空弹性柱倾斜。
优选地,其中对应所述第一中空弹性柱与所述第二中空弹性柱各具有一朝向所述上表面的开口,所述透气表层具有多数个连通所述开口的气囊孔。
优选地,其中所述第一中空弹性柱与所述第二中空弹性柱的形状为顶部镂空的倒半圆锥体,且所述气囊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开口的孔径。
优选地,其中所述透气表层更具有多数个透气孔,其贯穿连通所述软质弹性胶片的多数个不对准于所述开口的贯穿孔。
优选地,其中所述软质弹性胶片的下表面边缘另设有多数个第一止滑条,并且所述软质弹性胶片的下表面朝向足指部的侧边另设有多数个第二止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独立筒式弹性鞋垫,具有以下优点与功效:
可通过第一中空弹性柱、第二中空弹性柱与支撑块的特定位置与高度组合关系作为其中一技术手段,在鞋垫一受压而尚未大力压迫至足跟区的支撑块时,第一中空弹性柱、第二中空弹性柱随即受压变形,内部空气由其开口往上喷出,未受压时第一中空弹性柱、第二中空弹性柱随即回复原来形状,使鞋内气体重新导回第一中空弹性柱、第二中空弹性柱,便能使鞋垫具备有气囊式独立筒式弹性效果。因此,故可在鞋垫受压后即产生气垫式排气与弹性缓冲效果,以改善鞋内的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独立筒式弹性鞋垫的组件分解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独立筒式弹性鞋垫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独立筒式弹性鞋垫的软质弹性胶片观视其下表面的立体图;
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独立筒式弹性鞋垫观视软质弹性胶片下表面的平面图;
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独立筒式弹性鞋垫沿图4A-A线剖切的截面图;
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独立筒式弹性鞋垫绘示其穿戴时的侧面透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鞋子;100-独立筒式弹性鞋垫;110-透气表层;111-气囊孔;112-透气孔;120-软质弹性胶片;121-上表面;122-下表面;123-第一中空弹性柱;123A-开口;124-第二中空弹性柱;124A-开口;125-支撑块;126-第一止滑条;127-第二止滑条;128-贯穿孔;131-足身区;132-足跟区;133-足弓区;
20-足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证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证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6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锆纤维针刺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纳米管场发射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