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8932.9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杜怀栋;杜衍华;郑志受;孟祥波;江文军;李力民;王杰;宫俊峰;西文良;高素然;郭静;吴忠晓;赵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中国计量技术开发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装置,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管道取样器。
背景技术
传统取样是取样头插入管道1/2处,迎来油方向取样口切45度斜口,但在实际上原油和水在管道中流动,原油和水分布是不均匀的。传统取样时,管道到阀门之间有引流管,在取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残液存留,所以传统取样时必须先把残液放空,再取样。并且快速打开阀门时,液体从管道内流出,因管道内流体有一定的压力,打开阀门后液体流速很快,流到取样桶时会产生喷溅现象。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管道取样器,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多层取样、可限制液体回流到管道和具有出口防喷溅功能的管道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管道取样器,该管道取样器包括连接体、阀芯、阀体、弹簧、弹簧座和取样头,该阀体通过该连接体连接到管道上,该阀体、该弹簧和该弹簧座位于该阀体内,该弹簧套在该阀芯上,连接到该弹簧座上后放入该阀体内,该取样头连接于该阀体,并通过该连接体进入管道,以进行取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连接体焊接在管道上。
该管道取样器还包括电动阀、节流阀和出液口,该阀体的出口连接到该电动阀的进口上,该电动阀的出口连接到该节流阀进口上,该出液口连接在该节流阀出口上,该节流阀防止该出液口的液体喷溅,并调节取样量。
该取样头的取样端为切口斜面。
该切口斜面的长度与管道半径相同。
该取样头的取样端包括多个取样口。
在该取样头的不同位置打孔以形成该多个取样口。
该取样头的取样端包括四个取样口,上下两个取样口间的距离为管道半径,其余两个取样口等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的管道取样器,采用了特殊的取样头来实现分多层取样;为防止残液回流到管道中,并和管道中的液体进行部分交换,本实用新型中的管道取样器特设计了防回流装置,取样时利用管道内流体的压力顶开阀芯,取完样后阀芯又利用弹簧的推力,重新堵住液体与管道的连接。并且在取样口增加了一个节流阀,防止喷溅现象的产生,并起到每次取样量的调节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取样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取样头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的取样头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取样器的结构图。该管道取样器由连接体01、阀芯02、阀体03、弹簧04、弹簧座05、电动阀06、节流阀07、出液口08和取样头10组成。阀体03通过连接体01连接到管道09上,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体01是焊接在管道09上的,阀芯02、阀体03、弹簧04、弹簧座05均位于阀体03内,弹簧04套在阀芯02上,连接到弹簧座05上后放入阀体03内。取样头10连接于阀体03,并通过连接体01进入管道09,以进行取样。阀体03的出口连接到电动阀06的进口上,电动阀06的出口连接到节流阀07进口上,出液口08连接在节流阀07出口上。节流阀07可防止喷溅现象的产生,并起到每次取样量的调节作用。在取样时,电动阀06打开,利用管道09内流体的压力顶开阀芯02,通过电动阀06、节流阀07,再经过出液口08最后到达取样桶内,取完样后阀芯02又利用弹簧04的推力,重新堵住液体与管道09的连接。
图2为图1中的取样头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在图2中,取样头的取样端为切口斜面,在一实施例中,是以管道半径r确定切口斜面的长度,保证管道内从管道中心到管壁之间的液体都能取到,实现多层取样的目的。
图3为图1中的取样头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在图3中,取样头的取样端包括多个取样口。在一实施例中,是以管道半径r确定上下两取样口间的距离,其余两取样口等距分布。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取样头的不同位置打孔,用多个取样口来实现多层取样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中国计量技术开发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中国计量技术开发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8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相萃取自动倒液缓冲瓶
- 下一篇:工地用矿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