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悬挂软袋大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8961.5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赵奇;闫光玉;李章平;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5 | 分类号: | A61M5/15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软袋大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袋大输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免悬挂软袋大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使用的软袋大输液一般为悬挂式输液,使用时需将软袋大输液倒立在输液架或由人高举输液袋进行输液。使用时不仅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让患者得不到自由和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免悬挂软袋大输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免悬挂软袋大输液装置,包括输液袋体,输液袋体的外部套有一个将其完全包围的密封软袋,所述软袋内通过焊接分为上、下两部分,软袋的上部容纳输液袋体,软袋的下部通过焊接分为两个腔体。
所述软袋的上部顶端卡在输液袋体的输液口处。
所述两个腔体分别为用于放置有机弱酸溶液的第一腔体和用于放置碳酸盐固体的第二腔体。使用时通过挤压使两个腔体连通,两种物质发生反应,释放出气体产生压力,利用压力挤压输液袋体,使药液注入人体。
优选的,碳酸盐固体为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等,有机弱酸溶液为醋酸溶液、枸橼酸溶液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输液袋体的外部套有一个将其完全包围的密封软袋,该密封软袋与输液袋体的接口严紧密封;软袋内通过焊接分为上、下两部分,软袋的上部容纳输液袋体,软袋的上部顶端卡在输液袋体的输液口处,软袋的下部通过焊接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放置有机弱酸溶液,第二腔体内放置碳酸盐固体。
使用时,无需将输液袋体悬挂,水平放置即可,挤压软袋的底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连通。以两腔体分别放置枸橼酸溶液与碳酸氢钠固体为例,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产生CO2气体,进而推动输液袋体内的药液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压力挤压输液袋体,使药液注入人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无需将软袋输液挂在输液架上,特别是患者在移动中输液尤显方便,无需他人高举吊瓶跟随。即使在静态下输液,患者也可得到大的自由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液袋体,2.软袋,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输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输液袋体1,输液袋体1的外部套有一个将其完全包围的密封软袋2,密封软袋2与输液袋体1的接口严紧密封;软袋2内通过焊接分为上、下两部分,软袋2的上部容纳输液袋体1,软袋2的上部顶端卡在输液袋体1的输液口5处,软袋2的下部通过焊接分为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第一腔体3内放置枸橼酸溶液,第二腔体4内放置碳酸氢钠固体。
使用时,无需将输液袋体1悬挂,水平放置即可,挤压软袋2的底部,第一腔体3和第二腔体4之间连通,使枸橼酸溶液与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产生CO2气体,进而推动输液袋体1内的药液输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8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