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直径螺旋箍筋加工制作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9039.8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常彦妮;段海滨;郝英华;刘建伟;贺伟;谷来喜;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02 | 分类号: | B21F3/02;B21F3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0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螺旋 加工 制作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行业钢筋加工工具,具体为一种小直径螺旋箍筋加工制作工具。
背景技术
载体桩又称复合载体夯扩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特色施工工艺的桩型,是采用细长锤夯击成孔,将护筒沉到设计标高后,细长锤击出护筒底一定深度,分批向筒内投入填充料和干硬性混凝土,用细长锤反复夯实、挤密,在桩端形成复合载体,然后放置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而形成的桩。它改变了传统的地基基础处理观念,选择下部层位稳定、土性较好的土层作为被加固土层,以桩端土体为研究对象。其工艺原理是通过夯填建筑垃圾、干硬性混凝土对桩端土进行挤密,形成复合地基扩展基础,将作用在桩顶上部的竖向荷载,通过桩身传到复合载体,并扩散到基础底部的持力层。从受力和施工工艺来看,载体桩避软就硬,通过对承载性能较好的土层的工艺处理,使经过处理的复合载体形成扩展基础,有效地减小了桩身材料用量,并通过机械施工减少了对施工工人的依赖,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山区地基有良好的持力层(基岩和卵石层),载体桩的载体部分承载能力能得到保证,载体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往往决定于传力杆件——桩身质量,因此确保桩身质量,成为山区载体桩推广应用的关键。
载体桩桩径一般在300mm~500mm,钢筋笼直径一般在20mm~40mm,这么小直径的钢筋笼螺旋箍不好加工,利用盘条自身弧度不能保证制作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加工载体桩钢筋笼的加工制造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小直径螺旋箍筋加工制作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直径螺旋箍筋加工制作工具,包括轱辘,支架,定位轴,轱辘包括两端的中心带有圆孔的转盘,转盘之间连接的定位钢筋,转盘和定位钢筋连接组成圆筒状,在转盘上设有摇臂,支架上设有定位轴,定位轴穿设于圆孔内,在定位轴另一端设有配重。
使用时,将钢筋一端用卡具将正在调直的钢筋压在轱辘表面,并与轱辘成45°角的位置,这样通过转动摇臂使轱辘转动,从调直机出来的钢筋在45°角改方向后,自动缠绕在轱辘上,当轱辘上缠满钢筋时,停止调直钢筋,用钢筋剪在45°角处剪断钢筋,取下轱辘,卸下加工好的箍筋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专用工具使螺旋箍弧度能适用小直径钢筋笼,本装置结构简单,可以现场制作,使用方便,操作非常简单,能够保证钢箍加工的质量,保证箍筋间距均匀从而有效控制钢筋笼的制作安装质量,而且提高了制作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重、2-支架、3-摇臂、4-转盘、5-定位钢筋、6-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小直径螺旋箍筋加工制作工具,包括轱辘,支架2,定位轴6,轱辘包括两端的中心带有圆孔的转盘4,转盘4之间连接的定位钢筋5,转盘4和定位钢筋5连接组成圆筒状,在转盘4上设有摇臂3,支架2上设有定位轴6,定位轴6穿设于圆孔内,在定位轴6另一端设有配重1。
以桩径450mm,螺旋箍直径35mm为例,利用现成的钢管焊接制作轱辘(带摇把),将此工具套于一个提前固定好的铁杆制作的定位轴上(铁杆固定,轱辘可以自由转动),操作时一名工人手抓摇把转动轱辘,另一名工人用卡具将正在调直的钢筋压在与轱辘成45°角的位置,这样轱辘转动,从调直机出来的钢筋在45°角改方向后,自动缠绕在轱辘上,当轱辘上缠满钢筋时,停止调直钢筋,用钢筋剪在45°角处剪断钢筋,取下轱辘,卸下加工好的箍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90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控调节蒸汽疏水阀
- 下一篇:显示器自动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