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板在线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89220.9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6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树梅;徐飙;胡敬全;李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诚电力载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2;G01R1/06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39 浙江省杭州市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板 在线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板在线测试仪,它主要用于测试电路板。
背景技术
单板在线测试仪是一种在线式的电路板静态测试设备,主要测试电路板的开短路、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电晶体、IC等元件。目前的在线测试仪大多采用单表位手动压接测试,单表位一次只能测试一块,而且需要人工手动上下压接,即影响工作效率,又消耗员工体力,最大的缺点是压接不牢靠,导致弹针与焊盘测试点接触不牢固而测试失败,最终可能误判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测试效果更好的自动控制的单板在线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板在线测试仪,包括控制台和支架,支架固定在控制台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检测工位、弹针、弹针板、气缸、活塞、连杆和控制器,所述的弹针固定在弹针板上,弹针板与支架活动连接,弹针位于检测工位的上方,检测工位固定在控制台上;所述的气缸位于弹针板的上方,活塞位于气缸内,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与弹针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安装在控制台上。采用气缸压接方式,不需要人工手动上下压接,它主要是通过气压吸合带动连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弹针完成压接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弹针包括尖针形和凹陷形,尖针形的弹针头部向外凸出,凹陷形的弹针头部向内凹陷。对不同的测试点采用不同形状的弹针,保证测试时接触良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只需人工操作控制器,即可完成压接,这样即提高了测试速度又降低人员体力消耗,方便快捷;而且可以调节气压大小来实现弹针与测试点的紧密程度,保证测试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凹陷形弹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控制台1、支架2、检测工位3、弹针4、弹针板5、气缸6、活塞7、连杆8和控制器9,支架2固定在控制台1上,所述的弹针4固定在弹针板5上,弹针板5与支架2活动连接,弹针4位于检测工位3的上方,检测工位3固定在控制台1上;所述的气缸6位于弹针板5的上方,活塞7位于气缸6内,连杆8的一端与活塞7连接,另一端与弹针板5连接;所述的控制器9安装在控制台1上。采用气缸6压接方式,不需要人工手动上下压接,它主要是通过气压吸合带动连杆8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弹针4完成压接动作。
本实施例中,弹针4包括尖针形弹针41和凹陷形弹针42,尖针形弹针41的头部向外凸出成针尖状43,凹陷形弹针42的头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44。对不同的测试点采用不同形状的弹针4,保证测试时接触良好。不同的焊盘采用不同的弹针4,通常测试点带过孔的焊盘,采用尖针形弹针41,因为焊盘是平面的,尖针可以轧在焊盘上或焊盘过孔上,保证其接触良好。但测试点有的是焊上插件元器件,其测试点有引脚凸起,这时采用凹陷形弹针42,因为它是有凹槽44的面,最主要的原理就是点与面、面与点的结合程度比点与点、面与面要可靠的多。
本实施例采用气缸6压接方式,不需要人工手动上下压接,它主要是通过气压吸合带动连杆8上下运动,只需人工操作控制器9,即可完成压接,这样即提高了测试速度又降低人员体力消耗,方便快捷。而且可以调节气压大小来实现弹针4与测试点的紧密程度,保证测试的合格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形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诚电力载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诚电力载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9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信号路径属性的技术和测试信号
- 下一篇:组合式预埋锚固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