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0245.0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赖思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具中的排气机构。
【背景技术】
塑胶产品上经常会有结合线,结合线是熔融材料道或者该熔融材料道以上合流部分所形成的细线,不仅两个进胶点会产生结合线,有时甚至一个进胶点也会因产品结构的不同而产生结合线,结合线所产生的方向与进胶点的位置、大小和塑胶流动温度都有关联。然而,在塑胶模具制造业中,对外观的要求特别严格,有许多产品要求外观面为高镜面,必须没有结合线,当遇到这种外观产品时,常规的设计方案是在结合线的位置设计排气入子,目前使用的排气入子为片状拼凑而成,这种片状排气入子有以下缺点:
1、加工工艺繁琐;
2、装模人员组装困难;
3、加工时间长。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排气机构,该排气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工工艺繁琐、组装困难和加工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机构,该排气机构可以解决上述加工工艺繁琐、组装困难和加工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应用于模具中,该排气机构包括:
一排气入子底座,该排气入子底座上设有若干排气入子插槽,该排气入子插槽呈格子状分布;以及
若干排气入子,该排气入子分别紧配于所述排气入子插槽中,且该排气入子为柱状体。
较佳的,所述排气入子是部分体积置于排气入子插槽内。
较佳的,所述排气入子分别在横向或纵向的方向上延展排列于排气入子插槽中。
较佳的,在横向或纵向方向上延展排列的两个相邻排气入子的间距范围是0.03mm~0.04mm。
较佳的,所述排气入子为长方体。
较佳的,所述排气入子延伸出排气入子插槽的边为其高,该排气入子的高度大于长度或者宽度,该排气入子的长度与宽度相等。
较佳的,所述排气入子的长度为5mm,宽度为5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通过设置排气入子呈格子状分布,且相邻的两个排气入子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以使在产品成型时模具型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间隙排放出来,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简化了加工工艺,简易了组装过程并且缩短了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机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排气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机构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其应用于模具中,于本实施例中,该排气机构包括:
一排气入子底座100,该排气入子底座100上设有若干排气入子插槽1001,该排气入子插槽1001呈格子状分布;以及
若干排气入子200,该排气入子200分别紧配于所述排气入子插槽1001中,于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该排气入子200是部分体积置于排气入子插槽1001内,该排气入子200为柱状体。
于本实施例中,该排气入子200分别在横向或纵向的方向上延展排列于排气入子插槽1001中。
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排气入子200的间距范围是0.03mm~0.04mm。
于本实施例中,该排气入子200为长方体,请参阅图2,排气入子200在X方向上的延伸为其长,在Y方向上的延伸为其宽,在Z方向上的延伸为其高,该排气入子200的高度大于长度或者宽度,该排气入子200的长度与宽度相等,该排气入子200的长度为5mm,宽度为5mm。
于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在塑胶产品成型时,熔融的塑胶急速地填充模具型腔,驱赶型腔中的气体,为了防止发生产品不良的情况,需要及时地将模具型腔中的气体排出,由于排气入子插槽1001呈格子状分布,排气入子200又紧配于排气入子插槽1001中,所以排气入子200也呈格子状分布,另外,相邻的两个排气入子200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以无论结合线300的方向如何,模具型腔中的气体都可以通过排气入子200间的排气间隙排放出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通过设置排气入子200呈格子状分布,且相邻的排气入子200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以使在产品成型时模具型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间隙排放出来,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简化了加工工艺,简易了组装过程并且缩短了加工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0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