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及具有该连接板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0378.8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3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8 | 分类号: | B60T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1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拉线 连接 具有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及具有该连接板的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C70G车型的驻车原形式为驻车拉线没有直接连接回位簧以及后部安装挂钩,而是在中部断开,通过驻车拉线连接板将驻车拉线扣在驻车拉线连接板的卡孔内,再将左后轮与右后轮的驻车拉线预先卡铆在驻车拉线连接板上,最后由装配人员将驻车拉线后部安装挂钩及回位簧安装于左后轮与右后轮的驻车制动鼓上。
此技术产生了三个问题:1.由于驻车拉线长度已确定,将驻车拉线后部安装挂钩及回位簧安装于后轮驻车制动鼓时需要用尖嘴钳拉紧驻车拉线,用蛮力强行将驻车拉线后部安装挂钩扣在驻车制动鼓上,对于生产线而言,安装该部件耗费工时较长,无法跟上生产节拍,不利于流水线作业,并且极大的增加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2.根据该设计无法调整驻车拉线长度,导致无法控制驻车拉线预紧力,存在安全隐患;3.左右驻车拉线长度造成左右驻车拉线无法固定在相应限位槽内,最终使左右驻车拉线与油箱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线长度可调,安装方便且不会与油箱干涉的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及具有该连接板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其中,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右驻车拉线的驻车拉线安装孔,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螺纹扣型驻车拉线的拉线长度调节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为C形,包括上部横板、下部横板、以及在侧面连接所述上部横板和下部横板的侧部竖板,所述驻车拉线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上部横板和下部横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在中部设置有中间支撑柱,所述中间支撑柱和所述侧部竖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外螺纹扣型驻车拉线穿过的第一透孔和第二透孔。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呈梭形。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长度调节螺母的长度为20-30mm。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左右驻车拉线、外螺纹扣型驻车拉线和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安装所述左右驻车拉线的驻车拉线安装孔,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外螺纹扣型驻车拉线的拉线长度调节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为C形,包括上部横板、下部横板、以及在侧面连接所述上部横板和下部横板的侧部竖板,所述驻车拉线安装孔设置在所述上部横板和下部横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在中部设置有中间支撑柱,所述中间支撑柱和所述侧部竖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外螺纹扣型驻车拉线穿过的第一透孔和第二透孔。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呈梭形。
进一步地,所述拉线长度调节螺母的长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装配人员无需使用尖嘴钳强行拉紧驻车拉线,将其扣在驻车制动鼓拨叉上即可,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调节拉线长度调节螺母,可达到调整驻车拉线预紧力的目的,并且还可缩减驻车拉线长度,确保了左右驻车拉线固定在相应限位槽内,消除了左右驻车拉线与油箱干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在车辆上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驻车拉线长度固定,安装费时费力,无法控制驻车拉线预紧力且拉线与油箱干涉的问题,提供一种拉线长度可调,安装方便且不会与油箱干涉的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及具有该连接板的汽车。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1,如图1至图3所示,该新型驻车拉线连接板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左右驻车拉线2的驻车拉线安装孔3,中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外螺纹扣型驻车拉线4的拉线长度调节螺母(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0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宽喷幅喷雾支架及喷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野外用太阳能灭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