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桁架式桩腿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480.X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延德;刘文民;赵杰;那荣庆;董庆辉;王飞;伞立忠;戴挺;邓强;刘刚;姜福洪;郭洪生;冷阿伟;石强;王欣;梅荣兵;林海花;彭贵胜;刘祥建;王鲲鹏;李新鑫;齐克学;王忠;李冰;翟海波;董宇;吕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D5/24;E02D27/12;E02D27/5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桁架 式桩腿 钻井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桁架式桩腿、作业水深为300ft的自升式钻井平台。
背景技术
作为最重要的浅海油气开发装备,自升式钻井平台(JACK-UP)具有适应不同的海底土壤条件和较大的水深范围、定位能力强、作业灵活、可移动性能好等特点,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数量约占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的60%,是近海油田钻探的主力装备。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了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目前水深较浅渤海区域海上油田开发的趋于饱和,在水深较深的东海和南海的油田,由于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技术落后,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气资源钻探、开采和生产装备,所以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相对较低,大部分地区目前还处于待开发状态。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提高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大规模开发东海和南海的油气资源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东海以及南海由于近海大陆架水深大部分在70-200m左右,因此对300ft作业水深以上的钻井平台数量的需求很大。
目前我国在自升式平台的基本设计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目前我国只有用于浅海(作业水深在150英尺以下)油气开发的装备的自主设计业绩,作业水深在300英尺及以上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的设计和建造100%采用国外专利设计,至今还没有自主基本设计的300英尺(及以上)的深水桁架腿平台,所以在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领域急需发展和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桁架式桩腿、作业水深为300ft、适合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自升式钻井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桁架式桩腿、作业水深为300ft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包括由3个三角形桁架式独立桩腿;设置在所述每 个桁架式独立桩腿底部的桩靴、由桁架式独立桩腿支撑的平台主体;设置在所述平台主体上部的悬臂梁;设置在悬臂梁上的钻台;设置在桩腿和主体交接处的升降基础、艏部的生活楼;
所述三角形桁架式桩腿共有3个;所述每个桩腿均为中空的桁架型式桩腿,每个桁架式桩腿的水平截面型式为等边三角形,由设置在每个顶点的三根垂向弦杆、弦杆间连接的水平撑管、连接弦杆和水平撑管的垂向斜撑管、连接水平撑管的内支撑管所组成;所述桩靴设置在桩腿下端,桩靴为一个外径为15.2m,高为4.57m的多边形圆锥体;所述三角形的桁架式桩腿(包括桩靴在内),全长为125.3m;所述由桁架式独立桩腿支撑的平台主体船型近似三角形,其型长为62.8m,型宽为60.2m,型深为8m;所述平台主体在三个桩腿位置处设置三个上下贯通的的桩腿围井;所述平台主体内部空间沿垂向由两层平台分隔成三层空间,所述平台主体内部下层空间(外底板至下层平台)高度为1.5m;所述平台主体内部下层空间主要设置液体舱室;所述平台主体内部中间层空间(下层平台至机械甲板之间)、顶层空间(机械甲板至主甲板之间)高度均为3.25米;所述平台主体内部中间层空间、顶层空间周边均设置液体舱室;所述平台主体内部中间层空间、顶层空间内部为机械处所;所述机械处所内设置用于钻井服务的舱室;所述平台的悬臂梁为悬臂式;所述平台的悬臂梁(包括上面钻台)通过设置在主体主甲板上尾部的两套滑移系统及若干轨道座使得所述悬臂梁(包括上面钻台)最大外伸超出平台主体艉封板23.08m;所述平台的悬臂梁是由两道垂向‘工型’钢梁、内部局部平台、顶部前方钻杆堆场、顶部后方桁架式钻台底座组成的箱形结构;所述平台的钻台设置在所述平台的悬臂梁尾部钻台底座的上方;所述钻台上设置井架及相关钻井工艺设备。所述钻台的外周向设置有钻井绞车、司钻房、截流压井管汇;所述平台的钻台可以依靠所述钻台上的滑移系统横向滑移9.14m(沿所述平台中心线左右各4.57m);所述平台的生活区设置在所述平台的首部,位于所述平台主体的主甲板之上;所述平台的生活区包括住宿区、更衣室、设备间、工作间、办公室,配备空调系统和直升机甲板;所述平台的升降基础共设置9个(每个桩腿3个),位于所述平台桩腿围井区域,每个桩腿区的3个所述升降基础通过设置在顶部的三个箱形梁连成一体;所述平台主体主甲板上中前部设置三个钻杆堆场;所述平台主体上设置有三台吊机,所述吊机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左后部和左中部、所述平台主体的右中部;固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平台主体的右后部、主体主甲板以上位置。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