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646.8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华;李斌;孟凡涛;高伟;刘巍;李传欣;李杰;邓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定向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
背景技术
定向天线是指按给定方向发射或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天线。采用定向发射天线可增加辐射功率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保密性;采用定向接收天线的可增加抗干扰能力。但现有的定向天线工作频段较窄,驻波比较大,并且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易于安装及运输等技术缺陷。
有鉴于现有定向天线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相关制造领域多年的丰富经验及过强的专业知识,结合定向天线的应用实际,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提供一种能够工作于III波段(167MHz~223MHz)、驻波比小、增益高、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及运输方便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工作于III波段(167MHz~223MHz)、驻波比小、增益高、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及运输方便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包括:天线反射板,内导体、馈管,在平行于所述天线反射板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S型复合振子,所述S型复合振子通过馈线与所述内导体相连接,每个所述S型复合振子包括折合振子和设置在该折合振子的输入端口外侧的二次折合振子,所述二次折合振子由焊接于所述折合振子输入端口两侧外壁上且对向弯折延伸的两根振子导体构成,所述两根振子导体的延伸端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形成所述二次折合振子的输入端口,在所述二次折合振子的输入端口与所述馈管之间连接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所述馈线,每个所述S型复合振子沿其二次折合振子的输入端口的中心轴线呈对称结构。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所述折合振子的长度为III波段中心频率对应的中心波长的二分之一,所述二次折合振子的长度为III波段中心频率对应的中心波长的四分之一。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所述S型复合振子与所述天线反射板之间的间距,为III波段中心频率对应的中心波长的四分之一。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所述折合振子的输入端口及所述二次折合振子的输入端口的宽度为40mm~50mm。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在平行于所述天线反射板的上方设有四个所述S型复合振子,且每两个所述S型复合振子对向设置形成一对S型复合振子组。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四个所述S型复合振子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平面上。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所述馈管由竖立于所述天线反射板上方的主馈管和副馈管构成。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所述S型复合振子通过支撑杆支撑于所述天线反射板上方。
如上所述的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其中,所述馈管与所述天线反射板之间、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天线反射板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结构的效果是显著的:
1、本实用新型在折合振子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变形,设计了具有双折合振子及双开口且沿中线对称的S型复合振子,当S型复合振子处于低频道工作时,其相当于半波振子,而当S型复合振子处于高频道工作时,则相当于略大于半波长的对称振子,从而增加天线的工作带宽,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III波段(167MHz~223MHz)工作,具有驻波比小、增益高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安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S型复合振子定向天线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S型复合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S型复合振子;2-天线反射板;3-平行馈线;4-副馈管;5-主馈管;6-天线输入端口;7-绝缘帽;8-支撑杆;9-抱箍;10-内导体;11-折合振子;12-二次折合振子;13-折合振子11的输入端口;14-二次折合振子12的输入端口;15-振子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天鸿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门柔性密封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英石板材固化炉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