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品充气用缓冲包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4013.2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江继忠;鲍祖本;方秀华;潘健;汪学文;周黎丽;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65D65/4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南 |
地址: | 245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品 充气 缓冲 包装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属于多层共挤吹塑软包装材料,特别属于一种工业品充气用缓冲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这一新型消费方式和购物观念已深入人心,并成为所以消费领域中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网购的东西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只要你能想得到的,基本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卖家。因此,网购产品的安全抵达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网购到的瓷器、玻璃制品、电子产品、小家电等,不能由于震动或刮擦而被损坏。于是这些制成品必须要用到保护性包装材料。其实不只是网购产品,现代生活中的任何商品在进入最终消费环节之前,通常都要经过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为避免物品在储运过程中受到撞击,通常在物品装箱后的空隙中填塞一些保护性材料,如废纸、塑料等。这样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但由于这些材料填塞的不均匀性,使得其难于在各个方向上向物品提供均匀的缓冲力,而且这些保护性材料用过即弃,不再重复使用,因此会造成环境污染,尤其对于精密的仪器和器材,采用这种包装方式是不适宜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卓越的防护缓冲性能的工业品充气用缓冲包装材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该材料由外到内依次为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阀口膜)。
所述的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聚乙烯层、粘合剂层、聚酰胺层、粘合剂层、聚酰胺层、粘合剂层、第二聚乙烯层。
优选的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由外到内为13μm第一聚乙烯层、4μm粘胶层、6μm聚酰胺层、4μm粘胶层、6μm聚酰胺层、4μm粘胶层、13μm第二聚乙烯层。
所述的聚酰胺层共有两层,主要起优异的气体阻隔作用,防止充气包装中所充压缩气体渗漏,另由于聚酰胺(PA)树脂在加工中可能会存在晶点塑化不良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气体加速从问题点渗漏,从而使气体缓冲材料起不到保护内容物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设计结构的时候采用两层聚酰胺层,这样能杜绝由于材料加工中晶点问题导致局部气体阻隔性下降带来的漏气风险,确保材料气体的阻隔有效性。
由于聚酰胺(PA)与聚乙烯不属于同类高分子材料,两者之间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以及无法形成分子键作用力,所以必须用酸性基团接枝聚烯烃高分子粘合树脂粘结两层产生化学键和物理缠绕性能达到优异的粘合性能,优选用高浓度酸性基团粘合树脂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按比例共混,作为两者之间的粘合材料,防止材料分层,同时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
由于第二聚乙烯层起保护作用,必须具有优异的热封性能和高低温韧性。
所述的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阀口膜)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表层、中间层和第二表层;
优先的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由外到内依次为10μm第一表层、20μm中间层、10μm第二表层;
所述的第一表层、中间层和第二表层均为以聚烯烃弹性体为主,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为辅共混材料组成,是充分利用优选聚烯烃弹性体的自粘新能和柔软性来确保阀口膜在一定的设计下具有自粘性好不漏气的特点,充分保证充气缓冲材料在冲入压缩空气后一定的时间内,不产生物理漏气的可能性。配方采用添加少量比例的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主要是改善聚烯烃弹性体在挤出加工中的成膜稳定性能,同时适当减低聚烯烃弹性体的自粘性能,确保后到制袋工序的加工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从加工和氧气透过率双层因素考虑,选择聚酰胺(PA)作为阻隔层,但聚酰胺(PA)和聚乙烯(PE)是无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添加粘合剂层粘结聚酰胺(NY)和聚乙烯(PE),中间选择两层聚酰胺,是考虑到一层聚酰胺出现晶点等不可预见的问题时,可以用另一层来充分保证充气性能。两边的聚乙烯薄膜层,主要起热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防护缓冲性能、逆向止漏性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2、3中,1为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2为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11为第一聚乙烯层、12为粘胶层、13为聚酰胺层、14为第二聚乙烯层,21为第一表层、22为中间层、23为第二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原料生产商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4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绵贴合机调节装置
- 下一篇:带吸水罩的电动通水滚动式洗车洗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