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窄脉冲激光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4134.7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琳 |
主分类号: | H01S3/131 | 分类号: | H01S3/131;H01S5/06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激光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发生器,特别是一种窄脉冲激光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避撞系统中,用激光测量本车与前车之间行驶过程中的相对距离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首选方案。设计一个脉冲宽度较窄的(一般小于50ns)大功率产生电路仍然是激光测距探头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用于激光测距中的脉冲激光发生器电路复杂,精度低。因此,窄脉冲激光发生器的创新和改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窄脉冲激光发生器,可有效解决窄脉冲激光发生器电路复杂、精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电路,所述的电路是,启动脉冲STR输入端经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接三极管Q1的基极B,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为第一输出端V1,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并联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C和三极管Q3的基极B,三极管Q3的集电极C接三极管Q2的基极B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为第二输出端V2,电容C3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E并联接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独特,电路设计简单、灵活,集成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精度高,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及壳体内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是,启动脉冲STR输入端经并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接三极管Q1的基极B,三极管Q1的集电极C为第一输出端V1,三极管Q1的发射极E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并联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C和三极管Q3的基极B,三极管Q3的集电极C接三极管Q2的基极B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电阻R5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为第二输出端V2,电容C3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E并联接地。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电容C2构成阻抗变换电路;
所述的电阻R5、电容C3、激光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构成电容C3的充电电路;
所述的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电阻R4构成大电流开关。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电容C2组成阻抗变换电路,STR为单片机送出的激光产生启动脉冲,由于单片机的输出阻抗较高,而三极管Q3的输入阻抗很低,所以必须有一个从高阻抗到低阻抗的阻抗变换电路,才能驱动大电流的开关电路,电容C1、C2为加速脉冲,以保证脉冲前沿的陡度。三极管Q2、Q3、电阻R4组成了一个大电流的开关。当单片机输入启动脉冲STR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截止,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2的基极电流为0,从而三极管Q2截止;当单片机输出STR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的发射极跟随输入变成高电平,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压下降,导致三极管Q2导通,加大三极管Q3的基极电流,从而使三极管Q3进一步导通,这一过程为雪崩导通过程,形成一个很陡的前沿。电阻R5、电容C3、发光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组成C3的充电电路。当不产生激光期间,激光电源电压通过R5、D2向C3充电到V2电压,当激光启动脉冲STR加上时,Q3迅速导通,C3通过R4和发光二极管D1放电,其放电电流由V2、R4决定(I放=V2/R4),放电时间由R4、C3的时间常数决定,调整V2、R4、C3的大小可以满足激光电流和脉冲宽度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独特,电路设计简单、灵活,集成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精度高,可以灵活的选择激光电流和激光脉冲宽度,而与输出的启动脉冲宽度无关,经实践,本实用新型可以驱动瞬间功率达到75W的激光管,而脉冲宽度可以达到20ns以下,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琳,未经刘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4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