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装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4628.5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张文丙;朱刚;刘志意;赵艳珩;王鹏康;张丽;董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9/24 | 分类号: | H01J9/24;B25B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郭晓敏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线 行波 管慢波 结构 装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装配夹具,属于微波电真空领域,具体属于行波管的慢波系统组件中螺旋线的制造和组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系统由螺旋线、夹持杆和管壳等组成,其中螺旋线包括两端焊接的白金带;夹持杆为三根相同尺寸的圆介质杆,在螺旋线外侧呈均匀分布;管壳放置在夹持杆外部,固定住三个夹持杆进而将螺旋线固定在其内部。螺旋线和管壳之间要有一定的同心度要求,主要由夹持杆的外径的精度和装配时位置度决定。
螺旋线行波管的慢波系统,慢波结构中的管壳、螺旋线和夹持杆的轴向尺寸都比较小,都具有细长特点,并且装配间隙小,位置关系要求精确,管壳的内径和螺旋线与夹持杆的间隙只有0.01mm,且夹持杆的角度为120±1°。要求装配的夹持杆、螺旋线不能从管壳内滑落,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压力。采用常规的装配方法很难实现,需要采用一种夹具进行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保证夹持杆和螺旋线的相对位置、且操作简单的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装配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杆和套接在芯杆上的环、定位块、定位环和螺帽,所述的芯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纹、中部外侧套接有螺旋线,而螺旋线的外部则均布有三根夹持杆,且所述的螺旋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定位块和定位环接触,且所述的三根夹持杆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的定位块和定位环进行限位固定,此外,所述的环和螺帽分别设置在芯杆两端,并通过芯杆两端的螺纹分别锁紧定位块和定位环。
进一步,所述的定位块为一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一通孔、外部形成有台阶的柱体,所述的台阶包括小台阶和大台阶,其中,所述的小台阶的端面在圆周方向形成有六个均布的第一凹槽,而所述的三根夹持杆的其中一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的间隔设置的三个第一凹槽内,且在小台阶的上表面还形成有第一横槽,所述的螺旋线一端的白金带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横槽内,且第一横槽的底面到第一通孔的外径的距离与螺旋线的厚度相同,此外,所述的第一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的芯杆的外径相同,而第一通孔的内径则小于螺旋线的内径0.05-0.1mm。
而所述的第一横槽的宽度为白金带宽度的1.5-2倍。所述的小台阶的外径小于管壳的内径0.5-1.0mm,而所述的大台阶的外径则大于管壳的外径1-2mm。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宽度比夹持杆的外径大0.02-0.05mm。
更进一步,所述的定位环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而在定位环的端面在圆周方向形成有六个均布的第二凹槽,而所述的三根夹持杆的另外一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的间隔设置的三个第二凹槽内,且在定位环的上表面还形成有第二横槽,所述的螺旋线另一端的白金带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横槽内,且第二横槽的底面到第二通孔的外径的距离与螺旋线的厚度相同,此外,所述的第二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的芯杆的外径相同,而第二通孔的内径则小于螺旋线的内径0.05-0.1mm。
而所述的第二横槽的宽度为白金带宽度的1.5-2倍。且所述的定位环的外径小于管壳的内径0.5-1.0mm。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宽度比夹持杆的外径大0.02-0.05mm。
此外,上述的螺旋线行波管慢波结构装配夹具还包括套环,所述的套环为一种圆环形结构,其套设在所述的夹持杆的外部,且所述的套环的内径分为多组,每组具有五个,而所述的套环的内径以管壳的内径为基础,再依次增加0.02、0.03、0.04、0.05、0.06、0.07mm形成六组系列,且所述的套环的外径为均相同,大于管壳外径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产成本低,本发明所述的定位块、定位环保证了夹持杆的相对位置在120±1°内;保证了夹持杆和螺旋线的相对位置,且保证了螺旋线和管壳的同心度,保证了组装的产品质量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块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块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环的横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环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记含义如下:
1、环 2、定位块 3、套环 4、夹持杆 5、芯杆
6、螺旋线 7、定位环 8、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4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