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4818.7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宋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涫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4 | 分类号: | G09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赵建刚 |
地址: | 1011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道 模拟 天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雾天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公安部要求增加驾驶考试项目,包括模拟高速湿滑路面与紧急制动、模拟雾天驾驶。
为了提高驾校学员驾驶技术,用信息化技术及人工雾化技术建造人工造雾行车道,模拟大雾天气,创造雾天氛围,让学员真正掌握雾天行车技术,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的系统,使学员真正掌握雾天行车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的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探测系统、供水系统和雾模拟系统,所述探测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及所述雾模拟系统分别和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雾模拟系统还包括主机、管路和喷头,所述主机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管路和所述喷头设置在龙门架上。
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安装角度为45度。
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安装间距为200毫米。
优选的,所述雾模拟系统还包括高压直喷座,所述喷头通过所述高压直喷座和所述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路为高压铜管。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
本实用新型用信息化技术及人工雾化技术建造人工造雾行车道,模拟雾天气,创造大雾氛围,让学员真正掌握雾天行车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造雾模拟系统正视图;
1.探测系统; 2.龙门架;
3.供水系统; 4.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系统,用于驾校考试时模拟雾天气,让学员真正掌握雾天行车技术。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探测系统、供水系统和雾模拟系统,所述探测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及所述雾模拟系统分别和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雾模拟系统还包括主机、管路和喷头,所述主机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管路和所述喷头设置在龙门架上。所述喷头的安装角度为45度。所述喷头的安装间距为200毫米。所述雾模拟系统还包括高压直喷座,所述喷头通过所述高压直喷座和所述管路连接。所述管路为高压铜管。
行车道模拟雾天气系统在车道前10-15米处设置来车探测器,当车辆驶过探测装置时,控制系统启动相应车道造雾系统,同时开启造雾声光提示,等待车辆进入。在行车道雾系统车道末端也设置来车探测器,当车辆驶出大雾区时,中央控制系统相应停止车道造雾系统,同时也关闭声光提示。
车辆每次进入雾模拟行车区,系统都设置最长停留时间,若超出最长停留时间,控制系统会强制关闭造雾。
其中,供水系统是由软水器整体设计合理,使树脂的交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设备自身的各项能耗指标明显低于一般软化水设备,耐腐蚀、抗污染、无铅黄铜的控制阀。内衬无毒PE塑料的碳钢防腐交换罐、不锈钢罐或缠绕成型的玻璃钢交换罐,PE塑料或不锈钢的盐箱,这些足以保证该设备的耐腐蚀、抗污染、无毒、无味、无害的优越性能。
设备的能耗指标为:
水耗<产水量的2%;
盐耗<100克当量;
电耗10W-40W,由于不需盐泵耗电量仅相当一般软化水设备的1%。
所述模拟雾天气系统可设定夜间停止工作时间和午休工作时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模拟雾天气系统包括主机、管路及喷头组成,所述人造雾管路及喷头安装在行车道上的龙门架上,达到雾天气效果要求。
所述龙门架间距3米,并且应该能够通过大型客或大型货车。
请参阅图2,人造雾管路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龙门架上,人造雾喷头安装间距200毫米,每个龙门架安装150喷头,龙门架分两侧安装喷头,一侧75个。喷头安装调正到45度角方向来弥补喷雾的盲点。管路是9.52×0.75毫米高压铜管,喷头安装在高压直喷座上,喷头底座插入直喷座孔内,为了防止喷头漏水,喷头底座安装O型橡胶密封圈,再通过安装卡扣固定在管路上防止脱落。
人造雾设备及管件参数如下表所示:
喷嘴流量表(c.c./每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涫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涫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4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