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5425.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杰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10;F2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集热器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利用装置中的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利用装置是指通过太阳能集热器、管路、储热器、电器控制跟踪等分系统组成的可以产生大量热水或蒸汽的太阳能系统,俗称为“太阳能锅炉”。现有太阳能利用装置中所用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储热器之间通过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相连通。相应地,在储热器上分别开设有循环进水口和循环出水口,循环进水口与循环进水管相连通,循环出水口与循环出水管相连通。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太阳能集热器,采用带真空夹层的玻璃管,内管表面涂有红外线选择性涂层,管内通介质吸收热量。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这种采用带真空夹层的玻璃管的太阳能集热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由于玻璃管几乎不能承受介质压力,从而使得这种太阳能集热器只能加热不带压力的液体,无法提供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因而大大限制了其用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加热带压力的液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由耐热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空腔,在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循环液介质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向所述空腔内凹的凹入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截面呈弯月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第一凸形封头和第二凸形封头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凸形封头的凸面和所述第二凸形封头的凸面朝同一方向凸出;在所述第一凸形封头或第二凸形封头上设置有所述用于循环液介质进出的开口。
其中,所述用于循环液介质进出的开口为同一个开口;或者
所述用于循环液介质进出的开口包括间隔设置的循环进液口和循环出液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凸形封头或第二凸形封头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太阳能聚光罩上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加热带压力的液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利用装置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聚光罩,在所述太阳能聚光罩的焦点处设置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太阳能利用装置,还包括太阳能储热器,所述太阳能储热器设置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的上方,并通过柔性管路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为两个以上,呈阵列化布置;所述两个以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各自通过柔性管道与同一个太阳能储热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太阳能储热器上设置有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排出管与建筑物内的水暖或汽暖管道相连通。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各技术方案中,由于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由耐热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空腔,在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循环液介质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相连通。这种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承压性能,能够加热带压力的液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1中A-A向的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利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利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太阳能集热器21,包括:由耐热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部具有空腔213,在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循环液介质(如循环水)进出的开口214,所述开口214与所述空腔213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杰,未经王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5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托轮多轴式气割机
- 下一篇:永磁多臂式气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