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压水下液压打桩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5455.9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琦 |
主分类号: | E02D7/10 | 分类号: | E02D7/1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液压 打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打桩的施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打桩锤。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环保法规的逐步完善,曾经是打桩市场主力的柴油打桩锤由于其自身结构无法解决的问题即噪声、振动和油烟污染问题将逐步被禁止使用;由于热容积和效率的限制,理论上讲最大的柴油锤的冲击锤芯质量也只能达到15吨,不能满足大型预制桩的施工要求;由于柴油燃烧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因而柴油锤不能实现水下打桩要求;由于柴油锤的打击需要借助锤芯的重力,因而不能实现打倾斜桩要求。
液压打桩锤由于打桩效率高,噪声低,振动小,无油烟污染,其先进性已经被广泛认可。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日本、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液压打桩锤已经完全取代了柴油打桩锤,成为了打桩市场的绝对主力。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用液压打桩锤替代柴油打桩锤势在必然,这也是国家工业水平和文明程度的象征。
目前,我国的桩工机械施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柴油锤目前还是市场的主力设备,液压锤特别是水下打桩的液压锤的使用几近凤毛麟角。预制桩施工机械的开发研制、测试、施工操纵控制过程的推广应用才刚刚开始,需要大力发展。随着大型跨海桥梁的大型混凝土桩的应用,更由于柴油锤的局限性,液压锤的完全应用只是迟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水下打桩的充压水下液压打桩锤。
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动力系统、打击系统、桩帽系统、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包括上筒体、中间筒体、下筒体,所述上筒体内为上气室,所述上筒体上顶端封闭,所述中间筒体内为中间气室,所述桩帽系统包括桩帽,所述替打设置在所述桩帽内,在所述替打内设置一定量的水,所述桩帽内水位由下气室气压控制,所述水的水面与所述下筒体和桩帽系统的桩帽形成下气室,所述水的水面与所述桩帽内替打的下端面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三个气室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液压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上气室内,所述打击系统设置在中间气室和下气室内,所述上气室与所述中间气室之间设置第一隔板,所述中间气室与所述下气室之间设置第二隔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液压动力系统驱动打击系统做运动,打击系统打击下方的替打,即完成打桩动作;在三个气室内分别充入不同压力的压缩空气,上气室内的充气压力以满足驱动打击系统最大打击力的需要,而中间气室内冲入的压力气体可以实现锤心的无阻力运动;下气室内充入压力气体以控制桩帽内的水位,保证水下打桩时锤心在压缩空气中打击替打承击面;上述设置的打桩锤其空间密闭,适合在水下进行打桩。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动力系统包括蓄能器、液压缸、液压集成块、液压控制阀、导套、活塞杆,所述蓄能器、液压缸、液压控制阀、导套分别与所述液压集成块配合,所述液压缸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上气室内的液压集成块上,在所述第一隔板中部设置通孔,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的通孔内,所述液压缸内活塞杆穿过导套。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动力系统用来驱动打击系统,蓄能器、液压缸、液压控制阀、导套分别安装在液压集成块上,通过液压集成块控制液压缸内活塞杆动作,以驱动打击系统锤心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击系统包括一锤芯,所述锤芯的上端与所述液压缸内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中部设置通孔,所述第二隔板设有通孔位置安装有锤芯的导套,所述锤芯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中部的导套并设置在所述下气室内;打击系统的锤芯通过活塞杆驱动做上下运动,并打击替打的承击面。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中间筒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与所述锤芯配合的导轨,在所述中间筒体的内侧壁轴向设置若干上、下贯通的压缩空气流通通道;导轨保证了锤芯的直线动作,轴向的压缩空气流通通道保证了锤芯的正常工作以及无阻力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充压水下液压打桩锤,包括液压动力系统1、圆柱形筒体2、打击系统6、桩帽系统12,圆柱形筒体2包括上筒体3、中间筒体7、下筒体10,上筒体3内为上气室4,上筒体3上顶端封闭,中间筒体7内为中间气室8,桩帽系统12包括桩帽13,桩帽13内设有一定量的水,下筒体10和桩帽系统12的桩帽13及桩帽内水面24形成下气室11,替打23设置在桩帽13内,水面24应与桩帽内替打23的下端面保持一定距离,三个气室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液压动力系统1设置在上气室4内,打击系统6设置在中间气室8和下气室11内,上气室4与中间气室8之间设置第一隔板5,中间气室8与下气室11之间设置第二隔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琦,未经陈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5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净植物食用油和植物蛋白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脱水防锈油组合物及其用途